1、1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逆商:幸福者的必备 冀巧玲智商 IQ和情商 EQ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 AQ,它是 Adversicy Quo-tient的缩写,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 。IQ、EQ 和 AQ并称 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等于 20%的 IQ加 80%的 EQ和 AQ,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逆商严格意义
2、上来说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人生事业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商”这一概念。他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控制感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控制感强的人会尽力改变环境,控制感弱的人则只会逆来顺受,信天由命。起因和责任归属指造成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积极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尽快爬起来。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有多大。高逆商者通常能够将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持续时间
3、指我们主观上认为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持续的时间。逆商高者往往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逆商低者则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他们甚至会因此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例如,被领导批评恐怕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挫折。但是,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逆商高的人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逆商低的人则会怨天尤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智商、情商和逆商这 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情况下,三者的重要性不同。有人认为,20 岁前,智商显得最重要,情商和逆商作用一般;2030 岁,智商作用一般,
4、情商很重要;3040 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最重要,逆商很重要;40 岁以上,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逆商最重要。可见,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情商让我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智商和情商共同帮助我们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目标;逆商让我们在摔倒时用最快的速度爬起来继续前进。这三者,少了谁恐怕都很难幸福。有言道: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当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的含义时,幸福的生活也就向你绽开了她迷人的笑容。1下列对逆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逆商即
5、 AQ(Adversicy Quo-tient) ,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 。2B逆商是人们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逆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情商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获取成功既要有 IQ,又要有 EQ和 AQ。C逆商的概念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他将逆商分为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四部分。D逆商主要表现在对被领导批评的反应上,逆商高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强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控制感强弱不同的人在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
6、制能力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会尽力改变环境,而有的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B逆商低的人往往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他们在承担责任以及采取有效行动上往往不积极。C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的大小,高逆商者通常能够消除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D对待困境,逆商低的人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由此甚至会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而逆商高的人往往相信困难很快就会过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保罗斯托茨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在这几个方面,逆商高的人面对逆境会从积极方面思考和行动。B从逆商的规律来看,挫折
7、感低的人需要提高挫折感才能应对逆境,挫折感强的人则要降低挫折感,以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C智商、情商和逆商这 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D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只有提高逆商,才会提高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这样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就没有尽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从棣花到西安贾平凹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 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父亲告诉过我,
8、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 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
9、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3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90 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
10、沿途的人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过了 20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
11、车过棣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然停了,司机说:到了
12、。我说: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门口,他正给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仅一个半小时。从此,我更喜欢从西安回棣花了,经常是我给我弟打电话说我回去,我弟问:吃啥呀?我说:面条吧。我弟放下电话开始擀面,擀好面,烧开锅,一碗捞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车停在门口。 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 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经成了旅游点,农家乐小饭馆到处都有。小洋楼一幢一幢盖了,有汽车的人家也多了,甚至
13、荒废了十几年的那条老街重新翻建,一间房价由原来的几十元猛增到上万元。以前西安人来,皮鞋印子留在门口,舍不得扫;如今西安打一4个喷嚏,棣花人就问:咱是不是感冒啦?他们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从西安到棣花,从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车每每经过秦岭,看山峦苍茫,白云弥漫,就要念那首诗:“啊,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给我一棵树吧,我能把山川变成绿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们就繁衍一个民族。”就在上个月,又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条铁路要从西安经过棣花,秋季里动工。(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 分)( )( )A. 本文堪称是一
14、篇奇文,看似信手拈来、不经意间的选材,却是涉笔成趣,极富理趣美。 “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奔波颠沛生活的厌倦和无奈。B.文章第六段中“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采用细节描写。能形象地表现出因交通建设的发展而使棣花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后老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C. 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委婉含蓄,浓郁深厚的恋乡情结,使本文极具情趣美,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D. 本文语言生动,辞藻丰富华丽,诙谐幽默,口语化。E.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线索和文眼“从棣花到西安,从西安到棣花” ,正是这个时代发展与变迁的最好见证。5.从棣花到
15、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5 分)6.贾平凹的散文,除了较少的篇章,一般都不需要多么深刻的生活感受。他曾告诫自己,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不要在胜景上做文章 ,到日常生活中去, 让日常生活走进散文中来。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是如何体现他的写作风格的。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薛聪 , 字 延 智 , 方 正 有 理 识 ,善 自 标 致 ,不 妄 游 处 。 虽 在 暗 室 ,终 日 矜 庄 ,见 者 莫 不 懔 然 加 敬 。 博 览 坟 籍 ,精 力 过 人 ,至 于 前 言 往 行 ,多 所 究 悉 。 词 辩
16、占 对 ,尤 是 所 长 。 遭 父 忧 , 庐 于 墓 侧 , 哭 泣 之 声 , 酸 感 行 路 。 友 于 笃 睦 ,而 家 教 甚 严 ,诸 弟 虽 昏 宦 ,恒 不 免 杖 罚 ,对 之 肃 如 也 。 未 弱 冠 ,州 辟 主 簿 。 太 和 十 五 年 ,释 褐 著 作 佐 郎 。 于 时 ,孝 文 留 心 氏 族 ,正定 官 品 ,士 大 夫 解 巾 ,优 者 不 过 奉 朝 请 , 聪 起 家 便 佐 著 作 ,时 论 美 之 。 后 迁 书 侍 御 史 ,凡 所 弹 劾 ,不 避 强 御 ,孝 文 或 欲 宽 贷 者 ,聪 辄 争 之 。 帝 每 云 :“朕 见 薛 聪 ,
17、不 能 不 惮 ,何 况 诸 人 也 ?”自 是 贵 戚 敛 手 。 累 迁 直 阁将 军 ,兼 给 事 黄 门 侍 郎 、 散 骑 常 侍 ,直 阁 如 故 。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慢,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 帝欲进以名位,辄让不受。帝亦推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 ”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曰:“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
18、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5蜀,何乃遂复苦朕。 ”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 ”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谧曰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 ) 【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B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19、非蜀也 C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D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 非蜀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国境以外为海外。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20、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薛聪为人清高,博学多才。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深入研究前人 的言行,擅长辞藻辩驳与应对。 B薛聪官运亨通,敢于直谏。他被当时的人称赞,因此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起点很高;他任书侍御史, 敢于弹劾豪强,连孝文帝都敬畏他。 C薛聪深得信任,受到重用。他被孝文帝视为心腹,总是陪伴侍卫在其身边参与谋划;他长期担任直阁将 军,宣武帝登基后又任都督等职。 D薛聪任性而为,受人尊重。当皇上戏问他是否为蜀人时,他扔了手中的戟后出去;当他在齐州去世后, 官民因怀念他而留下他的坐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21、10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 (5 分) 译文:11.帝欲进以名位,辄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 (5 分) 译文: (2)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题。满 江 红 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 ,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 香传 ,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 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释】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6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榆塞:代指北方边塞。12.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恰
22、当的两项(5 分)( )( )A.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笔走龙蛇、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B.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两军交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C.下阕,叙写了温书、懒得整理旧时诗文疏奏等貌似闲散的生活,表达远离诗人战场,怡然自得的心境。D.这首词意境开阔,风格雄浑,结构严密而变化莫测,脉络分明,错综交织。E. 整首词风格与辛词极似,在慷慨淋漓之中满含悲凉无奈之哀叹。 13.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6 分)三、名句默写(10 分,每空
23、 1分)14.苏 轼 在 赤 壁 赋 中 以 :_,_八个字勾勒出赤壁大战前曹操雄心勃勃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15. 赤 壁 赋 中 运用侧面描写,写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16.诗经中经常出现“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手法,在氓中,诗人用告诫斑鸠的话来告诫女子不要贪恋爱情的话语是:_,_。1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嫉妒诽谤的两句是:_,_。18.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 四、语言文字应用(25 分)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垝垣( gu) 夙愿(s)
24、蕙纕(xing) 叱咤风云(ch)B桑葚(shn) 咥其笑矣(x) 张骞(jin ) 自缢(y) C淇水汤汤(shng) 王事靡盬(g) 侘傺(ch) 岌岌可危(j)D咎由自取( ji) 四牡骙骙(ku) 洗濯(zhu) 纤细(qin)20下列的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 )A游目聘怀 激湍 磐石 一殇一咏B夙兴夜寐 樊笼 窈窕 隰则有畔 C放浪形骸 宿怨 阡陌 未雨绸缪 D声名狼藉 洗濯 蒲韦 羁旅生涯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好读书,不求甚解”固然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然而,在品味古诗词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点咬文嚼字的细腻劲儿,怕也是难以体
25、会其妙处的。我们正处于感官大解放的时代, “春晚”上声光电的刺激、 “大片”上的大型场面、开幕式上的大型团体操等,都可以成为吸引大众的屡试不爽的手段。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7曾几何时, “大哥大” 、传呼机等移动终端还是“高大上”的个人通讯装备,如今已然日薄西山,早就不知所终了。针对特朗普政府的一意孤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人历来讲究礼尚往来,中国对美商品增加关税的清单也将于今日公布。三苏文化不应只是经济这个主角舞袖的戏台,在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作 为三苏故里的眉山人,任何对三苏文化的轻视都属于得鱼忘
26、筌。A B C. D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崔永元炮轰娱乐圈也许缘起个人恩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影视界确实有一部分只拿钱不干事或既拿钱又乱干事的明星。B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能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为标准,认真落实每一条环保措施,我们相信天蓝水绿空气好的美好愿景定能实现。C航母作为大型现代化综合作战平台,不仅是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象征,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D新建的岷江一桥将在年内通车,这势必推动岷江东岸多个相对滞后的乡镇的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_
27、。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A BC D24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
28、,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5 分) 上联:子 瞻 闲 赏 庭 前 月 下联: 。25. “读书观影”活动是长春市实验中学的传统德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化,主要是将读书或观影之后的感悟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现向 2018级学生征集“读书观影”活动的主题名称(10 字以内) ,并解释其内涵。优秀创意将入选此次 2018级活动主题名称。 (5 分)八、作文(本大题共 1小题,共 60分)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最近“任性”一词较为流行,大家议论纷纷。甲说:“任性率真当然好,不拘束,自由逍遥地生活,成为多少人的向往啊。魏晋风度,名士风韵,多么地惬意!”8乙说
29、:“有钱可以任性,有才也可以任性,但你得先“有”什么才可以啊。 ”丙说:“许多年轻人就是因为太任性,不就成了坑爹一族嘛。 ”丁说:“对待任性行为,有的需要欣赏,有的需要守望,有的需要制止。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标题。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9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答案)一、现代文(一)一、 (二)4. AD,解析:A“对这种奔波颠沛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错误。 D.“ 辞藻丰富华丽”错应是“朴素平易” (双选题 5分,选对一个 3分)5.变化:步行时代,翻山越岭乘车
30、时代:窄而陡的山路柏油马路高速公路铁路。(2 分)对比手法,以从棣花到西安过去落后的交通、经济状况与现在发达的交通、经济状况作对比,突出改革开放后从棣花到西安的交通、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讴歌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3 分)6.贾平凹的散文极少写重大的政治题材和社会生活题材,即使写也往往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2 分)从作者的创作意旨来说,是写给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然而贾平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文章里,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诸如“改革开放” 、 “新农村” 、 “党的政策”等政治性语言,但却不显山、不露水、发自内心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自己家乡棣花到省城
31、西安距离的不断缩小,反映了时代生活的日新月异。构思角度来说,文章中的“步行公路铁路高速”的发展与变迁.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线索和文眼“从从棣花到西安,从西安到棣花” ,正是这个时代发展与变迁的最好见证。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委婉含蓄,浓郁深厚的 恋乡情结,使本文极具情趣美,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二、古诗文(一)7D 原文标点: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108A 应为“古代男子成年时要行冠礼”,另外“还没有成年”有误,男子 岁称弱冠,此时已经成年。9B “他被当时的人称赞,因此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因果倒置.10.
32、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5 分,关键词语有“父忧” “庐”解释出动词性即可, “酸感”各 1分,句子通顺 2分)11.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5 分,关键词语有 “让” “相” “体悉”各 1分,句子通顺 2分)参考译文薛聪字延智.品行正直有见识,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即使在看不见人的房间,也整天严肃庄重,见到他的人没有不肃然起敬的.他广泛阅览古代典籍,精力过人,对于前人的言行,也多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辞藻辩驳与应对,更是他所擅长的.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
33、感动.兄弟的情谊和睦深厚,但家教特别严,弟弟们即使成家做官,常常也免不了要受棍棒的惩罚,对他肃然起敬.不到二十岁,州府征用为主簿.太和十五年,开始做官,担任著 作 佐郎.在当时,魏孝文帝留心于厘清氏族,审定官秩品级,士大夫入仕做官,优等的人也只能担任奉朝请,薛聪一开始就是著作佐郎,当时的人评论称赞他.后来升任书侍御史,所有他弹劾的人,即使是强横也不回避,孝文帝有时想宽恕人,薛聪就据理争辩.孝文帝常说:“我看到薛聪,不能不感到害怕,何况是其他人呢?”从此权贵外戚都不敢妄动.屡经升迁到直将军,兼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依然担任直之职。薛聪很受孝文帝的信任,对外把他看作德才兼备的能臣,对内把他视为
34、可靠的心腹.亲信禁卫之兵,都委任薛聪管辖统领,所以整个太和年间,薛聪一直担任直 将军.群臣退朝以后,薛聪总是陪伴侍卫在皇帝身边,谈话直到夜深人静,时政得失,他都参与谋划,时常劝谏皇帝的过失,所进谏的事多被皇帝采纳,他稳重沉着细密,外人无法窥探行迹.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对他说:“你的道德修养已经很高,本来就不是用官爵可以使你感到荣耀的.”又任命他为羽林监.孝文帝曾和朝臣议论天下姓氏的地理位置和人物,对薛聪开玩笑说:“世人都说你们薛氏是蜀人,肯定是蜀人吗?”薛聪回答说:“我薛氏的远祖广德,世世代代在汉朝做官,当时人称之为汉人.我的九世祖薛永,随刘
35、备入蜀,当时人称之为蜀人.我现 在 侍 奉 陛 下,只 能 算 臣 虏 而 不 能 算 蜀人.”孝文帝拍手笑着说:“你自己说明不是蜀人就行了,何必还要挖苦我呢.”薛聪于是扔了手中的戟后出去了.孝文帝说:“薛羽林喝醉了.”他被皇帝知遇到了这种程度.二十三年,跟随皇帝到南方征战,兼任御史中尉.等到宣武帝登基,任命为都督、齐州刺史,执政简约平静.在齐州去世,官民都怀念他,留下他的坐榻用来纪念他.赠为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谥号简懿侯.魏前二年,追赠薛聪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二(二)12.AC A并没有拟人修辞。C 并不是悠然自得,而是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双选题 5分,选对一
36、个 3分) 。13用典, (1 分)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分析 2分)书法主人公空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度,壮志难酬的深沉伤感。 (3 分)古诗译文想当初,在帅府,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挥笔写完千纸,笔墨都还未干。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当年李广建功无数终降为庶人,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那些抗敌恢复方略,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现在就怕人谈边塞的事,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只是感11叹自己
37、壮年是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注释金甲雕戈:金饰的铠甲;刻镂过的戈。形容武装的壮丽。辕门:军门,指李珏帅府。磨盾鼻:盾鼻是盾的纽。齐梁之际荀济入此,说当在盾鼻上磨墨作檄讨伐梁武帝萧衍。后以“磨盾鼻”喻军中作檄。龙蛇:原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和飞动的草书,后泛指书法、文字。楼船:战舰。“有谁怜”三句:“猿臂故将军”指李广。 史记李将军刘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广曾为骁骑将军,因事降为庶人,因称“故将军” 。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计功,故称功级。平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而不得封侯。平戎策:指平定平定外族的策略。这里指作者屡有奏疏陈述抗敌恢复方略。从军什:是指记灵军中生活的诗篇。慵(yng)
38、:懒惰,懒散茶经:这里指记茶叶的品种及烹茶方法的书籍。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榆塞: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 ”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赏析】这首词,是南宋后期爱国词人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在写作上,颇具特色。上片写过去,正面着笔,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当时,纯用反笔,风格掩抑沉郁。运用强制的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两句是倒装句,按正常语序,应为“记当日金甲琱戈,初立辕门” 。
39、作者为的是突出“金甲琱戈”的雄姿。因此,词一开头就鲜明突兀地展现出自己初参军幕时的兴奋神情,以及种种激动人心的场面。辕门初开,铁甲琱戈,词人此时多么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在盾牌鼻纽上磨墨,则进一步显示出当时军情的紧急和他的才气纵横,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而如龙蛇走势的字迹还没有干呢!“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这二句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 “有谁怜,独臂故将军,无功绩?”金兵退后,非但没有功赏反遭诽谤,被迫去
40、职。 “猿臂故将军” ,用汉将李广事。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代李广猿臂善射,即臂长如猿,可以运转自如。他参加过七十多次抗击匈奴的战斗,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 ,然而始终不得论功封侯。作者以李广自况,悲愤地质问: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愤之气,溢于言表。下片用一系列反笔倾诉了报国无门、英雄坐老的郁闷情怀。 “平戎策”指克敌的策略、计划。 “从军什”指描写从军生涯的诗歌作品。当时既然人已被弃,留着这些东西又有何用?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国难方殷,自己却无事可做,只得将茶经 、 天香传之类的读物,拿来“时时温习” ,消磨岁月。词人为什么“生怕客谈榆塞事”呢?因为当时南宋边防形势越
41、来越严重,而统治者仍然醉生梦死,爱国之士请缨无路,谈论及此,徒然空悲切。榆塞,指边防要地。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选的一部词集,是剪红刻翠一类的作品。作为爱国词人,他“粗识国风关睢乱,羞学流莺百啭。总不涉闺情春怨”12(虞美人席上闻歌有感 ) ,此时却拿花间集词来教下一代。这表明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词人也似乎悲观到了极点。最后两句:“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借古人之言以说己心,更是满腹牢骚,一腔激愤。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对比极为鲜明。上片从“金甲琱戈”到“楼船夜渡风涛急” ,回忆昔日军营生活,壮怀激烈,酣畅淋漓。从“有谁怜猿臂故将军”开始,突然一个大转折,写壮士凄凉,苦闷,抑郁。
42、下片纯是牢骚语,以嬉笑写愤激,故作旷达,而不平之气,充溢字里行间。词人写自己抛开“武略” ,课读茶经 ,与客不谈边事,教儿但诵花间 ,吟风赏月,似乎甘愿将生命的热力消磨殆尽,其实,从词序即可看出,风风雨雨,皆可触动心事,可见其内心痛苦之情。由此可知,下片所用口吻虽闲淡委婉,其实是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一时代英雄报国无门的一腔悲愤。这首词意境开阔,风格雄浑,结构严密而变化莫测,脉络分明,错综交织,慷慨而不消沉,悲壮而不衰颓,充满积极的爱国之情,成为传世名词。末尾一句语出烛之武:“臣之壮也,扰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左传)看似叹息时光流逝,实际上感叹的是自己如今壮志未酬身先老,运用了曲笔的手法
43、。整首词风格与辛词极似,在慷慨淋漓之中满含悲凉深沉之哀叹。主题是要收复中原建立功名,曲笔的运用恰当地表现了英雄失志却又不甘寂寞的思想。正话反说:类似于反语,立意较为含蓄,如本词的第二句,作者极力写自己放弃抗敌大计,一门心思致力于温习茶经香谱、教孩子诵读花间集这样平庸日常的琐事。一个“时时” ,一个“生怕” ,从反面表达了自己恢复山河的抱负难为所用的无奈和悲哀。这种无奈和悲哀对于作者来说,难以直面,只能出以自嘲的口吻。这正话反说的背后,有着作者对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伤痛。3、名句默写(每空 1分,共 10分)14.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5.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6. 于嗟鸠兮,无
44、食桑葚。17.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1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四、语言文字应用19.C 【解 析】 A.叱咤风云( zha四声)B.张骞(qian 一声)D.咎由自取(jiu 四声)纤细(xian 一声)20.C 【解 析】 A.一觞一咏 B.隰则有泮 D.蒲苇21 C(3 分 【解 析】 “咬文 嚼字 ”可 褒可 贬, 一般指 过分 地斟 酌字 句, 也指仔 细地 推 敲品味 语言 ( 见必 修五 咬文嚼 字 )此 处使 用恰 当 。“ 屡 试 不 爽 ”屡 次 试 验 都 没 有 差 错 , 在句 尾 使 用 。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
45、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多指音乐,在此不当。“日 薄西 山” , 薄 : 迫 近。 太阳快 落山 了 。 比 喻人 已 经衰老 或 事物衰 败腐 朽, 临近 死亡 (见必 修五 陈 情表 )此 句中与 “不 知所 终” 意思 相悖, 使用不 当。 “ 礼尚 往来 ”意思 是在 礼节 上注 重有 来有往 ,也 借指 用对 方对 待自己 的 态度和方式 去对 待对 方 (见必 修四 拿 来主 义 ) 此句中 使 用恰 当。 “ 得鱼 忘 筌” 意思是 捕到了鱼 , 忘掉 了 筌 ( 捕鱼 用的 竹器 。 比喻 事情成 功以 后就 忘了 本来 依靠的 东 西。此 句中 使用 不当 ,应 该用“ 数典
46、忘祖 ”。 22 A(3 分 【解 析】 B 项句式 杂糅 “按照 的 要求为 标准 ”改 为“ 按照 的 要求 ” 或“以 为 标准 ”。 C项 语 序 不 当 , 改 为 “是 一 个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的 体 现 , 也 是 一 个 大 国 在 国 际社 会 中 所 处 地 位 的 象 征 ”D项 搭 配 不 当 “推 动 出 行 ”搭 配 不 当 。1323D.解 析 : 首 先 是 “人 类 有 了 语 言 , 就 标 志 着 ”紧 承 原 文 第 一 句 , 然 后 结 合 很紧 密 , 与 结 合 紧 密 , 且 列 举 了 语 言 的 作 用 , 然 后 接 较 为 连
47、贯 。24.答 案 : 宽 对 即 可 。 ( 共 5分 , 形 式 2分 , 内 容 3分 )示 例 : ( 1) 茂 叔 独 爱 池 中 莲( 2) 渊 明 独 采 篱 下 菊25.主 题 2分 , 需 关 注 到 读 书 和 观 影 两 个 方 面 , 解 释 含 义 3分 。例 : 书 涵 性 情 , 影 悟 人 生 ; 书 香 为 伴 , 佳 片 有 约 。8、作文26.【答案】任性的浮沉人常任性,因为任性即人性。有钱,有貌,有才,有闲在当今社会的眼里拥有这些便是有了任性的资本。都说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那么任性无可
48、厚非投影了我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以及社会心理。“走红”是近年媒体常用的一个词,那么“任性体”的走红实属偶然还是必然?答案自然是后者。从古至今任性者不可指数,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唐玄宗为杨玉环兴师动众千里送荔枝;滴滴与快的为了争夺市场掀烧钱战争,广电为防资本主义思想侵袭频频发禁令等等。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们恣意放纵,他们无所顾忌,他们很任性。些人的任性我们远观,他们的火烧不到我们这边,但是我们羡慕、嫉妒,我们不满、不快;有些人的任性我们愕然,他们的洪水掀起滔天巨浪,于是我们骇然、愤懑,我们争执、批判。人人都有任性的时候,但任性须有度,超过了限度跟无理取闹、蛮横便画上了等号。我们常说他人任性,没少带着讽刺和鄙夷的目光,但其实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消解和自嘲。因为我们想任性却任性不起来。曾经的任性是不听话是执拗,如今的任性是欲望是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