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庄子二则,1.了解作者及作品,翻译、背诵课文。 2理解浑沌之死的内容,把握其寓意,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庄子,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浑沌之死。,走近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相关介绍,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
2、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思想,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浑沌之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南海之帝为悠,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悠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悠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和下文的“忽”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常常,时常,的,代词,他们
3、,友好,商量着报答,恩,恩情,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用来,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试着,代词,代指七窍,南海的帝王叫悠,北海的帝王叫忽。(大地)中心的帝王叫浑沌。悠和忽经常在混沌的地盘相遇,浑沌对他们很好。悠和忽商量要报答浑沌的恩德,就说:“人都有七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用来看、听、吃饭、呼吸,惟独浑沌没有,让我们试着帮他凿出(七窍)来。于是他们每天给浑沌凿一窍,凿了七天后,浑沌就死了。,【译文】,细节感知,1.如何理解“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的含义,三个命名有何深意?,本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倏”“忽”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代表
4、有为。浑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2.如何理解“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含义?,“聪明”的“倏”与“忽”出自好意,为“浑沌”日凿一窍,但“浑沌”的生命之门就在于它的不开窍,给它开了七窍,所以“浑沌”七日而死。由此可见,不按规律办事,违反事物本质,往往会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3.“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办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
5、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南:倏中央:浑沌北:忽,相遇,甚,善,浑沌死,凿 开,七 窍,板书设计,浑沌之死寓意为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事物的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课堂小结,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
6、,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有名的斗鸡专家,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正,凭着,依靠,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气势汹汹的看着对方。,差不多,没有反应了,远远地看去,指精神,整体感知,别的,应战,转身逃跑,纪渻子为齐王饲养斗鸡。养了才十天,齐王催到:“鸡训练成了吗?”纪渻子说:“不行,它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呢。”过了十天,齐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还不行,它仍然对别的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纪渻子说:“现在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也毫无反应了。远远的看去,就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它的精神
7、完全具备了,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就逃。,【译文】,1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四个阶段,恃气犹应疾视无变。,细节感知,2.小组讨论,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主要得益于什么?,得益于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3. 齐读课文,谈谈读了这则寓言后自己总结的寓意。,本文意在提醒人们,做人要注意内在气质,不怒自威,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到家,才能百战不殆。,4.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遇事沉着冷静,原都
8、是要经过训练和磨炼的。只有真正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处变不乱,取得重要的胜利。经过严格训练和生活磨炼的人,其所具有的气质,确实能令人望而生畏。,5.“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现在意义有了什么变化?,文中的“呆若木鸡”指养到家的斗鸡看似木鸡,实则大智若愚。这个词语在长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文言字词,恩,恩情,精神,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已经,每天,天,一昼夜,做出反应,应战,写作特色,(1)寓理于事,富含讽刺。,第一则寓言课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为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寓言可理解为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行到家。,(2)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在浑沌之死中,倏、忽、混沌三个形象以及倏、忽为混沌开窍的故事想象大胆,妙不可言,浑然天成。,(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庄子的很多寓言运用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写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开端,养斗鸡,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虚骄恃气,犹应响影,疾视盛气,已无变矣,高潮 结局,呆若木鸡,呆若木鸡,板书设计,呆若木鸡通过训练斗鸡,说明了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课堂小结,任选一则改编课本剧,并演一演。,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