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A 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
2、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
3、不受季节影响的。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
4、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
5、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1.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的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 - 2 -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
6、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D.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D.文章引用东京
7、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黄裳:沉默的斗士2012 年 9 月 7 日,93 岁的黄裳老人在上海瑞金医院安详地去世。深受周氏兄弟影响的一代散文大家、藏书家黄裳,可谓集名士风流和斗士精神于一身。他生于“五四”运动爆发三个月后,成长于中国现代文学最为繁荣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登上文坛,在“反右”和“文革”中遭受迫害,晚年如老树绚烂开花。黄裳登上文坛与两位作家有关,一是柯灵,二是巴金。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熟读新文学的黄裳就开始试着投稿,最初的习作就发表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而
8、“世纪风”的编者就是柯灵。1942 年,黄裳又应柯灵的约稿,写了几篇江上杂记 。尤其是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 ,发表了黄裳的一组有影响力的通讯报道,就是后来集成册子的关于美国兵 ,这成为他进入新闻业的“投名状” 。1945 年下半年,也是在柯灵的介绍下,黄裳进入文汇报报社工作。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而真正将黄裳推上文坛的,还是巴金。没有巴金的提携,黄裳不会走上文学道路。黄裳说, “他将我所写的旅行记事散文介绍到旅行杂志 ,我得到了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 , “他商量着把我发表过的散文收集起来,出版了我人生第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锦帆集 。从这时起,年长黄裳 15 岁的巴金成为影响黄裳最深的
9、朋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黄裳的女儿容洁眼里,父亲很有理想,也很执着,这辈子一直很辛勤地工作, “他对我说,写作是一件良心事,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挖出来。一解放,他就写了一篇报道让很多人不高兴,但他从不改,他就是这样的人” 。在 1957 年的“反右”斗争中,黄裳因为一篇题为“解冻”的报道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批判,并被打成了“右派” 。 “文革”时被下放到印刷厂当搬运工,那时他的朋友郑重经常见到他:“我看到黄裳穿着工人服,数百公斤重的卷筒纸,在他手下反转调向滚动,操作自如。他身体敦壮厚实,有时双手卡腰立在那里,就像一座钟,毫无猥琐卑屈的样子,每当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感叹着:真
10、是一个人物!”黄裳把这段时间称为“好日子” ,因为不久他就被下放到了干校。在干校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黄裳感到实实在在地上了认真的一课,他在那里不断被批斗,饱受凌辱,这让他看透了那形形色色人物的心。但他也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觉得痛苦的是在一段时期里没有能严肃认真地面对生活,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十年动乱,也应该有我一份责任。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境界像我一样的群众,那场大动乱是不会顺顺当当地发展到那样规模的。 ”- 3 -“说话少,读书多” ,在一些人眼中,这是黄裳的最大特点。但在熟悉黄裳的李辉看来,黄裳不善言谈是一种假象:“他不是那种只知道枯坐故纸堆的书呆子,相反,其
11、性情则颇像一个浪漫才子,精神里充溢着人们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可以领略到的那一种文人风流。他爱文物字画营造的意境,爱游山玩水,爱美丽女性,爱名优们的优美吟唱和婀娜多姿,爱开怀畅饮”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李辉认为,黄裳是一位既有学识又有情趣的人,寡言成就了他的文字。黄裳晚年的创作非常丰富,是“活到老写到老”的典型。在他的几十种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文革”结束后三十多年创作的。而他越战越勇的斗士形象,与他的沉默寡言形成鲜明对比,更是引人瞩目。打笔仗成为他晚年的一大“壮举” ,如 2011 年 12 月初版的来燕榭文存二编就“以打架文章为多” ,火力十足。今年,黄裳仍不断
12、有新作发表。 “像这样有生命力、战斗力的文化老人,国内无第二人。 ”董宁文说。黄裳是一位沉默的斗士,却又隐藏着深情:1997 年,妻子重病,嗜书如命的他毅然卖掉搜集了半辈子的古书和名人字画,以支付巨额医疗费,徒劳地希望能换回妻子的生命。(根据南都周刊2012 年第 36 期唐不遇的同名文章改编)相关链接风流:杰出不凡;洒脱放逸,风雅潇洒。百度百科黄裳继承了古典文学的传统,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和巴金讲真话的传统,黄裳写的那些散文,呈现了金刚怒目的一面。陈子善民国那些大师们虽然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独立思考的高贵品性,在治学中的求真精神,在权势面前无所畏惧的勇气,为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留下了一笔宝
13、贵的精神遗产。陈华文民国大师们的精神遗产4下列不能体现黄裳先生作为“沉默的斗士”的“斗士”品格的一项是(3 分)( )A坚持理想,执着。作品即使得罪人,他也不改。认为写作是一件良心事。B不向苦难屈服。 “文革”中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却毫无畏缩卑屈的样子。C黄裳用不善言谈的假象来表达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追求精神上的文人风流。D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晚年爱打“笔仗” ,并且火力十足,去世那年仍有新作发表。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在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之后,黄裳又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先后发表了江上杂记 关于美国兵等作品。B巴金先
14、生是影响黄裳最深的朋友。在巴金先生的提携和帮助下,黄裳得到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并最终走上了文学道路。C黄裳先生饱受磨难。在“反右”斗争中,他遭到批判,并被打成“右派” ;在“文革”中,他先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后又被下放到干校,不断遭受批斗,饱受凌辱。D黄裳先生勇于反省自己。他因为自己“文革”时, “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而感到痛苦并深深自责,认为十年动乱,自己也应该承担一份责任。E黄裳是一个充满深情的人。妻子重病时,他毅然决定将自己搜集的古籍和名人字画全部卖掉,以支付巨额医疗费,这对于嗜书如命的他实属不易。6文中说“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 ,
15、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6 分)答: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庹其五石 鸣庹其五是个茶客。或者说,退休前,庹其五是个老师,退休后,庹其五是个茶客。退休前,庹其五每周六天去学校上课;退休后,庹其五每周六天到巷子尽头老孙家的茶铺子里坐着喝茶。老孙家的茶铺子很小,茶几椅子就摆在院子里。院里的照壁早就毁了,站在院外的路上往里看,一眼就能看个通透。庹其五就坐在通透处的一棵银杏树下。银杏高四五丈,郁郁苍苍,总有上百的年岁了吧?庹其五有时抬眼望着银杏树,不免感叹一声:“银杏自然是好,- 4 -要是有这么粗大的一棵茶树立着,岂不更佳?”听见的人就把老
16、孙叫过来,对老孙说:“老孙,改天你将这银杏刨了,庹老师说,种棵茶树才更好呢。 ”老孙听了,也抬眼看看银杏,对庹其五说:“庹老师,这银杏可算得上是我爷爷辈的了呢。 ”庹其五和喝茶的人就笑起来,庹其五对老孙说:“老孙,他们说玩笑话呢。这么好的一棵树,谁舍得刨?”在老孙家的茶铺子喝茶的,多是熟客,认得庹其五的,都叫他“庹老师” ,不认得的,互相谈起来,问起姓名,庹其五就会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写一个“庹”字,指点着说:“很多人开口就念度,那不对。这个字念庹,同稳妥的妥一样的音。 ”同他难念的姓一样,有时他说的话也让人觉得突兀。比如,有时候庹其五将装茶叶的小瓶子从口袋里掏出来,将茶叶仔细放进茶碗,看着老孙一
17、柱滚鲜鲜的开水注进去,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说的是陆羽茶经的开首一句,但和庹其五一道坐着喝茶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接着话往下说的人很少。一道喝茶的人听不懂庹其五说的那些话,庹其五却并不觉得孤单,并没有知音不遇的失落。自己的心绪能懂自己的话,就够了,所以别人听不太懂的话,庹其五常常是说几句就止住了。庹其五来老孙的茶铺子喝茶,总是喜欢自己带茶来。老孙的茶太普通,没有他自己的茶好。庹其五无儿无女,老伴也走了,生活清淡,钱的用途不多,说来算去也就是个喝茶。庹其五也是有个儿子的,上山下乡的时候,儿子到山区插队,一年夏天放牛,走在山沟里,遇上山洪,儿子忙着赶牛,却将自己留在了山洪里。庹其五和妻子赶到
18、儿子插队的村庄,站在山沟边一阵痛哭,又一阵痛哭,才移动步子,在山坡上种下一株远道带来的茶树,又沿山沟向下一路洒了五斤茶叶。乡里人都奇怪,以为是城里人在破旧,却不知庹其五是在给儿子安魂。儿子喜欢茶,若不是来参加上山下乡的运动,本是该去农业大学学习,然后去培育他愿望中的优质茶树的。天不假人以时日,庹其五只能种一株茶树在山坡上让儿子凝望。茶树是儿子未下乡前在花盆里试种的,树干树枝上都有他抚摸的痕迹,如今人茶两相望,也算是互为慰藉。有一段时间,庹其五外出走了一圈回来后,竟然开始喝老孙配备的茶了。这情况以前少见,一同喝茶的人就奇怪。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庹其五说:“喝茶,喝的是心绪,在乎茶的好坏?”这就
19、让大家不好说了。谁说喝茶不是喝心绪呢?老孙的茶庹其五一喝竟持续了一年,让人渐渐忘了他有自己带茶的习惯。大伙儿想起来他有这习惯,是第二年的清明后。庹其五又自己带茶叶来了,而且给相熟的人每人都送了一小包。茶是新茶,雀舌,一看就是清明前的新芽。问,才知道是庹其五儿子以前插队的那个村寄来的。再问,才知道庹其五去年到山里看儿子,发现当年栽的那株茶树长得很好。村里人依旧很穷,庹其五就想着让他们种茶,于是请了他茶研所的一个专家朋友去看,专家说气候土壤都适合,便说动村长引进茶苗,聘了人指导种植和焙制。村里人家家户户少余钱,庹其五就先垫了请人的费用,告诉村长茶叶赚了钱再补给他。一年过去,果然就出了茶来。茶还是打
20、项采的,量少,制得也不算好,但庹其五喝着,也是觉得浓郁清爽。此后每年村里都寄上新茶来。三年后茶叶开始正常开采,竟是越制越好,渐入佳境。庹其五带上新茶,看着老孙将水冲进茶碗,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这话,一道喝茶的人都已经听熟了,他们偶尔也重复一下,都以为是庹其五写的诗句呢。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小说第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庹其五的身份和习惯,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他对喝茶的喜爱,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B文中设置庹其五认为老孙家的院子里种一颗粗大的茶树会更好这一情节,是为了说明庹其五的品位更高,审美能力更强。C庹其五对其他茶客解释“庹”
21、,很自然地让我们想到孔乙己,暗含了作者对他咬文嚼字的讽刺。D小说的标题为“庹其五” ,但作者却围绕“喝茶”展开故事情节,因此文章标的题不是很妥当。8庹其五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答:_9 “喝茶”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6 分)- 5 -答:_(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
22、,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 ,喜欢,高兴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1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12从选文后两段文字内容来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 ,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
24、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解析:“心狠手辣”的评价不当, “诱使樊将军自刎”说法不当。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译文:_(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瑶草 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25、,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注 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官时期。瑶草:仙草。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金徽:瑶琴。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6 -B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 ,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C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D “只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深深的喜爱和依恋。E “我为灵芝
26、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 “仙草”即开头的“瑶草” , “朱唇15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_, ,将焉取之?”(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长河落日圆” 。第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中华民族是个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的民族,中国的石头文化_。追
27、溯到八千年前,先民已经在玩玉石了。人们对玉石的_催生了“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观念,进而_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石文化。中国人爱石,将石当作朋友,_当作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抚慰心灵,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A源远流长 一往情深 演绎 并且B博大精深 情有独钟 演绎 甚至C博大精深 一往情深 演化 并且D源远流长 情有独钟 演化 甚至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4 月 4 日,2016 年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顺利摘得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B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接受“神舟
28、”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C20 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 年后,哥俩又因“诚”重聚。马氏“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蕴藏的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的力量。D近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19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 。他们与时代一同呼吸,以独立的姿态成为了 30 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柱梁;如今,正凝视着这
29、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_、_,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_、_与钱穆的严谨学业?A周作人的平和 林语堂的幽默 鲁迅的自由思想 胡适的社会批判B. 周作人的苦茶 林语堂的菜谱 鲁迅的社会批判 胡适的自由思想C. 林语堂的幽默 周作人的平和 胡适的思想自由 鲁迅的批判社会D. 林语堂的菜谱 周作人的苦茶 鲁迅的思想自由 胡适的批判社会20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卢梭则说: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30、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 7 -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1)以上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2)柏拉图侧重的是_,卢梭侧重的是_,鲁迅侧重的是_。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不超过 30 个字)。(5 分)据路透社 2 月 6 日报道,英国下议院议长周一表示,由于特朗普签署的移民禁令体现了强烈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他建议在特朗普访英期间禁止其在议院讲话。 “仅从议院的角度来讲,我们强烈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我们重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尊重独立司法的原则。 ”英国下议院议长约翰博考表示,他的
31、表态在议院中引起了热烈的掌声。据悉,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已邀请特朗普在今年下半年的时候访问英国。然而,已经有超过150 名议员共同签署了申请书,要求禁止特朗普在英国议院发表讲话。特朗普饱受争议的移民禁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抗议,在英国伦敦,也有数千名群众发起游行,抗议特朗普的移民禁令。答:_四、写作(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即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请以“捡拾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实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