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岳阳楼记习题教案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 岳阳楼记知识与技能 夯实基础,学习做题技巧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点滴积累的好习惯重难点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教 学 内 容 活动教学设计一课内知识积累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百废具兴 具: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政通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用原文回答: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降职或远调 通“俱
2、”全,皆 在 通“嘱”嘱托;代词,这件事和乐 和煦 记载 古代的一种文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7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重修岳阳楼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解释加粗词:横无际涯 横: 涯: 朝晖夕阴 晖: 前人之述备矣 备: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北通巫峡 通: 政通人和 通: 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翻译下列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一句相照应。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乃/重修/岳阳楼广远;边 日光 详尽 通往 通顺看 景观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都在这里聚会,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放晴 隐藏 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谗言;害怕、惧怕 天空 消散 8解释加粗词:连月不开 开: 日星隐耀 隐: 樯倾楫摧 樯: 倾: 楫: 摧: 忧谗畏讥 谗: 畏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浊浪排空 空: 而或长烟一空 空: 南极潇湘 极: 感极而悲者矣 极: 薄暮冥冥 薄: 薄如钱唇 薄: 本节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解释加粗词:春和景明 景: 波澜不惊 惊: 宠辱偕忘 宠: 偕: 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多义词:而或长烟一空 或: 或异二者之为 或: 尽 极点 迫近 厚的反义词,厚度小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日光 起、动 荣耀 一起 有时 或许
5、 全 一片 整个 持、端 介词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登斯楼也,则有心1而或长烟一空 一: 一碧万顷 一: 在洞庭一湖 一: 把酒临风 把: 把问题弄清楚 把: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用原文回答: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选文中抒情的句子是。由“渔歌互答” ,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6、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心: 不以己悲 以: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思想感情 因为 没有;归依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再乐。”或“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迁客、骚人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来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古仁人1归: 下列句中的“异”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渔人甚异之B使内外异法也C独在异乡为异客D永州之野产
7、异蛇翻译下面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选出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居庙堂 之高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处江湖之远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文中“进亦忧” , “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 退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以”的用法。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2、终于、他(赵普)、等到、把3、跪着拾起撕碎的奏牍而回。/太祖经常劝他多读书。4、(1)普少习史事,寡学术。(2)次日临政,处
8、决如流。5、(1)好学(2)以天下为己任(3)不顾个人安危(4)刚毅果断(立足文本,言之有理即可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根据要求填空:“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二、课外文言拓展阅读古文赵普 ,完成 15 题。 (共 10 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 ,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9、,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 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语意用“/”为下面这句话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标一处) 。(1 分)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1)卒用其人( ) (2)未有其比( )(3)及为相( ) (4)普又以其人奏( )3、翻译下列句子。 (3 分)跪而拾之以归: 太祖常劝以读书: 4、用文中原句回答:(2 分)(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1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常用读书这件事劝
10、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读一整天.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补贴这些旧纸片,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用了这人.(2)读书给赵普带来了的好处是:5、你喜欢赵普这个人吗?为什么(至少写两点)?(2 分)小结反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