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doc
-
资源ID:1105177
资源大小:1.94M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doc
1、1六国论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1、按照导学提纲,自主独立完成预习内容。2、了解本文的作者及时代背景。3、自我完成本节课的字音。4、能够流畅的诵读本文。5、依照课下注解,解决文中疑难字词,并疏通文意。【学习重难点】重点:解决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畅诵读文本。难点:依照课下注解,解决文中疑难字词,并疏通文意。【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2、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
2、苏” ,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 “三苏” 、曾巩3、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 60 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20 万两,绢 30 万匹;向西夏纳银 10万两,绢 10 万匹,茶 3 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
3、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2二、深入学习1、 请速读课文填写以下字的读音,并通读课文。六国互丧( )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 暴霜露( ) 革灭殆尽( ) 思厥祖父( )与嬴 ( ) 洎 ( ) 下咽 ( ) 草芥( ) 互丧 ( ) 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 )日削月割( )当与秦相较( )2、 识记通假字。暴霜露( ) 暴秦之欲无厌 ( )当与秦相较( )3、 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 ) 日割月削 ( ) 以地事秦 ( )义不赂秦 ( )小则获邑 ( )李牧连却之( )三、迁移运用找出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并思考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用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