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 节 细胞分组实验 练习使用显微镜01 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各结构的操作方法。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并学习绘制显微图。3体验工具和技术对科学观察所起的作用。【实验器材】显微镜, “上”字载玻片,铅笔,头发,线,纸片,透明塑料尺。【实验过程】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小心地从箱中取出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应一手_,另一只手_,轻拿轻放。(2)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如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功能: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包括:_;与调焦距有关的结构包括:_;与调节光线有关的结构包括:和_。(3)观察目镜: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_。(4)观察物镜:物镜的长度
2、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_。(5)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_物镜的放大倍数。2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 察等过程。(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身体前方略偏_的地方,镜筒在_,镜臂在_。(2)对光:转动_,使_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_,让_光圈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_的圆形。(3)放片、调焦距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_上,正对通光孔中心,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转动_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注视_,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_。慢慢调节_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当看到物像时,改为调节
3、_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记录显微镜的放大倍数。3观察。(1)观察玻片发现,显微镜下的像为_。(2)移动玻片会 发现: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_。(3)观察头发、线、纸片、透明塑料尺等实物发现,不透 明的物体能否看清其内部结构?_。(4)显微镜成上下_,左右_的像。【问题与讨论】1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_。2当实验室内光线较弱时,我们应该如何调节显微镜?_ _。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什么 地方?为什么?2_。4当低倍镜换用高倍镜以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_。5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对被观察的物体有何要求?_。02 实验突破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
4、,被观察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 B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2将写有“科学”字样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应看到的图像是( )3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较大的光圈 较小的光圈 反光镜的平面镜 反光镜的凹面镜A B C D4(温州中考)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5(福州中考)下列操作与显微镜对光过程无关的是( )A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明亮 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 孔C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 D
5、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6(台州中考)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7(台州中考)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A移动装片 B转动物镜转换器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8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3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大小改变9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 目、大小和视野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 B少、小、暗C多、小、暗 D少、大、暗10(丽水
6、中考)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左下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正下方11(杭州中考)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他相关 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12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问题。(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情景应该是
7、图中的_。A B C D(2)下图中 A 是用低倍镜观察到的影像,小红想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_方移动。(3)小红观察的玻片标本上写的字母是_。(4)图 B 是小红在 10 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她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影像,应该_。A用 40 倍物镜 B将标本上移 C用 4 倍物镜 D将标本下移4参考答案第 2 节 细胞分组实验 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报告【实验过程】1.(1)握镜臂 托镜座 (2)和 和 和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 2.(1)左 前 后 (2)转换器 低倍 遮光器 较大 明亮 (3)载物台 粗 物镜 睁开 粗 细 3.(1)倒像 (2)相反 (3)不能 (4)颠倒 相反 【问题与讨论】1.物镜上端有螺纹,而目镜没有 2.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3.物镜,避免镜头压碎玻片标本 4.变暗,改变了镜头后通光量会发生改变,放大倍数越高,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 5.薄而透明实验突破1A 2.D 3.C 4.B 5 .C 6.C 7.D 8.B 9.D 10.B 11.C 12.(1)D (2)左下 (3)p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