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导学提纲(无答案)中图版必修1.doc
-
资源ID:1098856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导学提纲(无答案)中图版必修1.doc
1、1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班级: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导1. 通过图解或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难点】1. 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基础梳理思1、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有哪些?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合作探究-议、展、评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即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试说明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其他要素的影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与其他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即地理各要素具有“你中有我,
2、我中有你”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试说明撒哈拉沙漠各要素之间的联系2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区域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试说明河流的上、中游地区乱砍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三、课堂检测-检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 B C D4、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