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2480-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pdf

    • 资源ID:99327       资源大小:405.4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2480-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GB/T 12480一90Rain proof performance testmothed for buses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GB 3730. 1规定的各类客车。双层客车及具有驾驶室和封闭式车厢的汽车可参照使用。2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所述客车防雨密封性是指客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规定的人工淋雨试验条件下,关闭全部门、窗和孔口盖时,防止雨水进入车厢的能力。2.1渗水从缝隙中缓慢出现,并沿着在内护面上漫延开去。2.2慢滴水从缝隙中出现,并且以少于等于每分钟60滴的速度离开车身内护面,断续地落下。2.3快滴水从

    2、缝隙中出现,并且以多于每分钟60滴的速度离开车身内护面,断续地落下。2.4流水从缝隙中出现,并沿着或离开车身内护面连续不断地向周围或向下流淌。3试验条件3.1淋雨试验时,气温应在57C -35 C,气压应在99- 102kPa范围内。在室外淋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应选择晴天或阴天,并且风速不超过1. 5 m/s.3.2淋雨试验时,不设行李舱(箱)的客车规定的车休受雨部位及其降雨强度见表1,设行李舱(箱)的客车规定的车体受雨部位及其降雨强度见表2,表1受雨部位前围上部降雨强度,mm/min8-10侧围上部、后围上部、顶部4-6注:前围上部是指车体前部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至车顶的部分。侧围上部是指车

    3、体侧面侧窗窗框下沿至车顶的部分。后围上部是指车体后部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至车顶的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一09一08批准1991一06一01实施GB/T 12480一90表2受雨部位降雨强度,mm/min前部8-10侧面、后部、顶部4-6底部6-83.3喷嘴的喷射压力为69.147 kPao3.4淋雨时间为15 min,3.5前、后部喷嘴的轴线与客车基准Y平面平行,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300-450,喷嘴朝向车体。侧面喷嘴的轴线与客车基准X平面平行,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30。.450,喷嘴朝向车体。顶部喷嘴的轴线与客车基准Z平面垂直,喷嘴朝向车体、底部喷嘴位于客车基准Y平面两侧,其轴线与客车

    4、基准X平面平行,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300-450,喷嘴L仰朝向另一侧车体。3. 6底部喷嘴与地板下表面距离为300-V 700 mm,其余部位喷嘴与车体外表面距离为500-1 300 mm,3.了喷嘴布置应保证规定的车体外表面都被人工雨均匀覆盖,不存在死区。4试验程序4.1降雨强度测定降雨强度测定按照附录A(补充件)进行。4.2喷射压力测定4.2.1管路系统中已设置压力自动调节阀的淋雨设备只需定期进行压力检定,而试验前喷嘴喷射压力无需再测定。4.2.2管路系统中未设置压力自动调节阀的淋雨设备,试验前应进行喷嘴喷射压力的测定,其方法是在任意一个喷嘴口处,用橡胶软管连接喷嘴与水压表,调节压力调节阀

    5、使喷射压力达到规定值。4.3试验步骤4.3. 1将试验车停放在淋雨场地内指定位置。4.3.2观察记录员进入车厢,然后关闭全部门、窗及孔口盖。4.3.3启动淋雨设备,待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时即为试验开始,5 min后开始观察车厢渗漏水情况,并填入表304.3.4达到规定淋雨时间后关闭淋雨设备,结束试验。5试验数据整理每辆受试客车的初始分值为100分,按每出现一处渗扣1分,每出现一处慢滴扣3分,每出现一处快滴扣6分,每出现一处流扣14分累计,减去全部所扣分值即是实得分值,如出现负数,仍按零分计。表3检查部位渗漏处数及扣分值渗(每处扣1分)慢滴(每处扣3分)快滴(每处扣6分)流(每处扣14分)小计处数扣

    6、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风窗l侧窗顶盖(包括顶窗)Ga/T 12480一90续表3检查部位渗漏处数及扣分值渗(每处扣1分)慢滴(每处扣3分)快滴(每处扣6分)流(每处扣14分)小计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后窗驾驶员门乘客门行李舱(箱)前围后围侧围地板其他合计cB/T 12480一90附录A降雨强度测定件卜充件)降雨强度测定方法分为自身测定法和外部测定法二种,选择相应的一种方法测定降雨强度。自身测定法利用淋雨设备自身设置的流量计进行测定。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淋雨设备可按本方法测定降雨强度:淋雨设备自身设有流量计;已在与降雨强度规定值不相同的受雨部位对应的淋雨管路上分别设置

    7、节流阀或全部淋雨管路;alb仅设置一个共用节流阀,并且各淋雨管路上设置喷嘴的密度与它们降雨强度的比值相对应。注:降雨强度规定值相同的受雨部位对应的淋雨管路可只设置一个共用节流阀,也可各自独立设置节流阀,还可和其他淋雨管路一起共用一个节流阀。A1. 2测定方法启动淋雨设备,逐个调节设置在各淋雨管路中的节流阀,使流经该管路的水流量达到规定降雨强度的对应值。A1. 3对应流量计算公式:3FoAo50(A1)式中:QY对应流量,M/h;Fo车体待测部位规定降雨强度,mm/min;Ao车体待测部位对应标准面积,m20注:Aa是待调节节流阀后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淋雨管路所对应受雨部位的标准面积之和。A2外部测

    8、定法未设置流量计的淋雨设备,其降雨强度测定按照下述方法进行。A2.1测试器皿a容量为2 000-5 000 mL量杯,一个;b容量为10L遮盖式容器及其附属装置(见图Al),一个。GB/T 12480一90、孔、图Al遮盖式容器及其附属装置示意图A2.2测定程序A2. 2. 1分别将连接软管下端与集流管连接,其上端与待测定淋雨管路中的喷嘴连接,被连接的喷嘴间隔选取。A2.2.2同时开启进水阀和放水阀。A2. 2. 3将待测定淋雨管路中的节流阀开启至某一开度。A2. 2. 4启动淋雨设备,待喷嘴和容器底部出水都呈现稳定状态时,关闭进水阀。A2. 2. 5待容器内的水放完后关闭放水阀。A2. 2.

    9、 6开启进水阀,同时记录时间,2 min后立即关闭进水阀,再关闭淋雨设备。A2. 2. 7用量杯计量容器内全部积水,然后按A3章计算降雨强度。A2. 3反复应用A2. 2. 2条至A2. 2. 7条直至达到规定的降雨强度。A2. 4反复应用A2. 2. 2条至A2. 2. 7条和A2. 3条直至使全部淋雨管路均达到规定的降雨强度。A3降雨强度计算F一兴X“一(A2)式中:F一降雨强度,mm/min;Q容器内积存水量,mL;K被测淋雨管路中全部喷嘴数量;GBIT 12480一90A被测淋雨管路对应的标准面积,m2,注:标准面积系指淋雨设备设计时设定的面积,作为布置喷嘴及计算降雨强度对应的流量等依

    10、据。一般可根据淋雨设备计划测试的外形尺寸最大客车而定,具体计算方法参阅附录B(参考件)的2.1条。附录B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设备淋雨室(参考件)B1淋雨设备工作原理和组成81. 1由电机驱动水泵,水从蓄水池内不断泵入主管路,经过压力调节和流量调节,进入淋雨管路,通过喷嘴射向车体表面,喷射出的水被汇集流入蓄水池,经过多级沉淀、过滤后,循环使用。B1. 2淋雨设备主要由水泵及其驱动电机、底阀、压力调节阀、节流阀、截止阀、水压表、流量计、输水管路附件、喷嘴、蓄水池、支架和喷嘴架驱动调整装置等组成,淋雨系统设备见图B1e坏力调tii阀流徽 i1侧面淋雨竹路前部淋卜J竹路项部淋雨骨路1卜-1,)。、耐、路

    11、水、乙如ng.xe e拍勃亡户、夕飞夕声(?U.)u.C rv八甘、J苦0盖板iK部淋G竹路图B1淋雨系统设备示意图B2淋雨设备性能和参数B2. 1淋雨标准面积82.1.1不设行李舱(箱)的客车淋雨标准面积82.1.1.1顶部淋雨面积应大于车体在基准z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LA(0.5一1.0)。(B1)式中:乙一顶部淋雨面长度,m;A车长,moGB/T 12480一90MB(0.4一0.8)”“(B2)式中:M顶部淋雨面宽度,m;B车宽,maB2.1.1.2侧面淋雨面积应大于侧窗窗框下沿以上车体部位在基准Y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LA(0.5一1.0)“,。”(B3)式中:L侧面淋雨面

    12、长度,m;A车长,moNH一D(0.4一0.6)”(B4)式中:N侧面淋雨面高度,m;H车高,m;D地面至侧窗窗框下沿高度,moB2.1.1.3前部淋雨面积应大于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以上车体部位在基准X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M二B(0.4一0-8)。(B5)式中:M前部淋雨面宽度,m;召车宽,moP二H一E(0.40.6) .(B6)式中:尸前部淋雨面高度,m;H一一车高,m;E地面至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高度,moB2.1.1.4后部淋雨面积应大于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以上车体部位在基准X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式中:式中:B2.1.B2. 1.式中:式中:MB(0.4一0.8)”(

    13、B7)M后部淋雨面宽度,m;B车宽,m。心H一F(0.40.6)(B8)Q后部淋雨面高度,m;万车高,m;F-地面至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高度,mo2设行李舱(箱)的客车淋雨标准面积2.1顶部、底部淋雨面积应大于车体在基准Z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LA(0.51-0)”(B9)L一一顶部、底部淋雨面长度,m;A车长,moMB(0-40.8)(Bi0)M顶部、底部淋雨面宽度,m;B车宽,me22侧面淋雨面积应大于车体在基准Y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LA(0-51. o)(B11)式中:L侧面淋雨面长度,m;A车长,moTH一R(0.4一0.6)(B12)GB/T 12480一90式中:T侧面

    14、淋雨面高度,m;H车高,m;R轮胎自由半径,maB2.1. 2. 3前部、后部淋雨面积应大于车体在基准x平面上投影面积,其尺寸为:MB(0.40.8)。(B13)式中:M前部、后部淋雨面宽度,m;召车宽,maTH一R(0.4一0.6),。(B14)式中:T前部、后部淋雨面高度,m;H一车高,m;R轮胎自由半径,meB2. 2降雨强度降雨强度见正文3.2条。B2. 3喷射压力喷射压力见正文3.3条。B2. 4水泵流量及扬程所选水泵额定流量应比实际所需最大流量大50o-10,其扬程不小于40 m.B2. 5喷嘴方位及其布置B2. 5. 1喷嘴方位喷嘴方位见正文3.5条、3.6条和3.7条。B2.

    15、5. 2喷嘴布置喷嘴布置应保证规定的车体外表面被人工雨均匀覆盖,不存在死区并符合相应的降雨强度,若需经常对外廓尺寸差别较大的多种车型进行防雨密封性试验,则应将淋雨管路的喷嘴架设置成可移动调节的。B2. 6喷嘴结构和参数B2. 6.1尼龙喷嘴喷射孔径为2.5 mm,偏心式,其结构见图B2oB2. 6. 2专用喷嘴喷射孔径为2.5-3 mm水流通过双少;或二失螺坟产生旋转后喷出,其结构见图B3o图B2尼龙喷嘴结构示意图GB/T 12480一90pr!水义W锁紧螺母 多头梯形!u夺!utr水头中部u;1;头嘴图B3专用喷嘴结构示意图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客车标准联合工作组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汽车拖拉机研究所、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忠道、王子玉。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2480-1990 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