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姓名:_ 班级:_ 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9改编题)“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 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唐太宗C明太祖 D清雍正帝2(2018广东中考)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 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3(2018聊城中考)清朝人李
2、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 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 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A廷杖制度 B“文字狱”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4(2019原创题)明清隆盛时期的综合国力比起历代王朝明显提高,清前期的康乾盛世在传统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南北方出现一批棉纺织业基地C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5(2018烟台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2A. B
3、C D6(2018青岛中考)“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7(2018福建)如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8(2018庆云一模)张学良将军在一首诗中写道:“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首诗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C郑成功 D康熙帝9(2018临沂中考)“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
4、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 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A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B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 台湾C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D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10(2018黄冈中考)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3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加强了中央
5、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11(2018夏津模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设置宣政院 郑和下西洋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 B C D12(2018青岛中考)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13(2018衡阳中考)2015 年 10 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 27 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A黄
6、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 D本草纲目14(2018枣庄中考)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二、非选择题15(2019改编题)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材料一 如图(1)设机构 是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统治的主要方式之一,请写出图一中的 A、B、C 三地设置的机构名称。图二又体现了边疆统治的哪种方式?材料二事
7、件 抗击对象 结果 荷兰殖民者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噶尔丹 稳定了西北部边疆 大小和卓 平定了分裂祖国的叛乱(2)请把材料二中的表格填充完整。材料一、二体现了明清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国家政策?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闭关锁国”政策1(2
8、018滨州中考)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5A中央集权弱化 B地方权力加强C皇权高度膨胀 D社会秩序动荡2(201 9原创题)电视剧戚继光中的主人公曾以诗明志:“遥知岛夷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A台湾被殖民者侵占 B南海地区出现危机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3(2018乐陵一模)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9、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C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 略的英勇斗争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4(2018无锡中考)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6参考答案1C 2.D 3.B 4.A 5.B 6.A 7.B 8.C 9.D 10.C 11.B 12 .D 13.D 14.D15(1)A 驻藏大臣,B 伊犁将军,C 台湾府。册封。(2)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3)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加练预测】 1C 2.D 3.C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