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突破全辑专题1即时演练201901143152.doc

    • 资源ID:972275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突破全辑专题1即时演练201901143152.doc

    1、1第二部分 专题一1(2018贵港)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摘自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列宁材料三 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国没有异议摘自中美联合公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跪

    2、倒在地上办外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举出清政府“跪着办外交”的两个事例。旧中国国力衰弱。 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受难者”指的是哪个国家?我国哪场运动的爆发与凡尔赛和约有关?1938 年,在哪个会议上,希特勒用类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德国。 五四运动。 慕尼黑会议。(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公报”的发表有什么意义?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封锁禁运、包围威胁。(4)从上述材料及问题中

    3、,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2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 1895 年 1 月 23 日,19 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2材料二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

    4、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 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2)材料二图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百团大战。 破坏敌

    5、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的支持等。 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等。3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器物之路】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

    6、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360 年代:军事企业;70 年代:民用企业。 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制度变革】材料二 1895 年,北京 1000 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

    7、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戊戌变法。 贡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思想解放】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新文化运动。 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的征程】材料五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

    8、民经历 28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4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1)图 1 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鸦片战争。 中国开

    9、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图 2 中的中华民国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依据是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图 3 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4)图 4 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 22 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突破全辑专题1即时演练201901143152.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