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趣文导读性不饮一人以酒一瓶,腐一块,献利市神。祭毕,见狗在旁,速命童子收之。童方携酒入内,腐已为狗所啖。主怒曰:“奴才!你当收不收,只应先收了豆腐。岂不晓得狗是从来不吃酒的!”【译文】有个人用一瓶酒、一块豆腐,祭典财神。祭典之后,见狗在旁边,急忙让仆童把祭品收起来。仆童刚把酒拿进去,豆腐已被狗吃了。主人生气道:“奴才!你该收的不收。应该先收豆腐,难道不晓得狗是从来不喝酒的。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岑参(715-770) ,荆州江陵人, 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2、原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古今对碰】原 诗 注 释 译 文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白草】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就像是2花开。 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散入【珠帘
3、】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文“罗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雪花散入了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已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硬弓。【控】拉开。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瀚(hn)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主帅的营帐。 【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 【羌笛】羌族的管乐器。主帅帐中摆
4、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辕门】军营的大门,古时行军扎寨,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 【掣(ch) 】拉、扯。 【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傍晚时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之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作品赏析】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
5、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有细节勾勒,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3三、强化训练(共 20 分)1. 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 _,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 , 。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 。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 _
6、,_ _。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 (10 分)2解释词语。 (2 分) 铁衣:_ _ 锦衾:_ _ 3. 下面诗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 ) (2 分)A “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B “风掣红旗冻不翻” ,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C “雪上空留马行处” ,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4
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它译成白话。 (3 分)5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 (填 2 字) (2 分)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7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限 40 字) (3 分)8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2 分)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分)4【参考答案】1.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
8、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 铁甲编成的战衣 织锦的被子3. B4比喻;忽然像一夜吹来春风,千树万树像梨花盛开一样。5送别6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7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8天气奇寒。9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四、真题预测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 15 题(共 10 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
9、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下面诗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 ) (2 分)A “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B “风掣红旗冻不翻” ,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C “雪上空留马行处” ,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5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
10、个画面更加生动。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什么诗( )A. 山水诗 B. 田园诗、C. 边塞诗 D. 怀古诗3.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D. 这首诗以“雪”为主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充满伤感的情绪。4.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 “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
11、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景,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眼望天,阴云密布。 “愁” “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C.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的情景。此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宁静。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是咏雪送人之作,是诗人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之作。B. 诗歌前十句重点在咏雪,然后有外景转向内景,由内转向外,形成了波澜起伏的诗的意境。C. 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D. 此诗体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和桀骜不驯的斗争精神。【参考答案】1. B 2. C 3. D 4. C 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