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乞巧教案2新人教版20190125195.doc

    • 资源ID:970818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乞巧教案2新人教版20190125195.doc

    1、1乞巧教学目标: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 3、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教学重难点: 以三维目标的整合为前提,基于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及语文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文字”到“文学”而“文化”,对诗歌从“意思”到“意味”而“意蕴”,在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发现诗歌中“隐藏”的世界。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乞

    2、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将走进我国诗歌集大成的唐朝,去学习一首唐诗:乞巧。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乞巧)揭题释题2、“乞”字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特别传神,看到这笔你想到什么?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乞”字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我们的汉字要顺着它的意思想就有意思了。 3、题目会写了,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从哪里知道的?(利用注释,是我们学习诗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交流1、自由反复读全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抽读检查1,注意字正腔圆,字字落实。 抽读检查2,注意有板有眼,读出诗的节奏。 2齐读检

    3、查3.会读了,能背吗?试试看。 3、挑战难度升级,谁敢来写写这首诗,四行二十八个字,能写正确吗? 三、品读感悟1、先看看第一位同学写的,写正确了吗?下面同桌看看,最容易写错的字。 2、“宵”和“霄”这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又十分相似,的确很容易弄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区分这两个字? 联系它们的意思想,“宵”的意思是夜晚,晚上我们都待在家里,所以和“家”字一样是个宝盖头;“霄”是指天空,空中有云有雨,所以取了它的雨字头表义是我们汉字最大的特点,所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写错别字。 3、两个“宵、霄”字写对了,意思也弄明白了。七月初七这天夜里仰望天空。怎样的天空被称作“碧霄”

    4、呢?它让我们想到哪些词语? 4、(课件出示图画)原来在第一行的七个字中藏着这样的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谁来用你的朗读把这藏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讲故事,理解第二行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过渡:在这样一个夜晚,凝望着这样的夜空,人们到底在搜寻什么?(读第二行) 1、先检查大家写得正确吗?统计大家最容易写错的字。“渡”容易写成“度”,之前,我们发现写字要想着意思写,渡河的“渡”有三点水,没有三点水的“度”一般指时间上的过去。 2、你知道这渡的是哪条河,过的又是哪座桥吗?天河,鹊桥,牵牛,织女他们背后藏着怎样一个故事呢?你能简洁地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3、这便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

    5、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夜晚,望着这样一片碧霄,人们在搜寻那勤劳勇敢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搜寻那闪烁奇异光彩的银河,还有那能带来幸福、团聚的鹊桥读一、二行。(板书“天上“) 结合“资料袋”,理解三、四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过渡:那一夜的天空充满神话色彩,那一夜的人间呢?(读三、四行) 看第二位同学写正确了吗? 1、全诗中第二次出现“乞巧”,它与课题中的“乞巧”意思一样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读“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乞巧的意思是:乞取智巧,变得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3、古人乞巧的方式:用五彩线穿九孔针,看碗底针影的样子。(读书,特别是读大篇大篇的资料

    6、时,要学会抓住主干,这样才会越读越清晰。 、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3、从这两行诗句中你能看出古人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吗? 、“家家”,你怎么理解这个“家家”的?上至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下至平民百姓的农家小院,家家都在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连皇宫也不例外,据说每年七夕,唐玄宗就命人在宫中搭起百尺高的乞巧楼,让宫中妃嫔登楼乞巧。可见当年的盛况。 、“尽”“几万条”也能看出古人对这个节日的喜欢。当时唐朝有不少诗人描绘过这七夕的盛况,其中崔颢就写道: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七夕那一夜,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外的山乡村野也是“家家乞巧望

    7、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四、拓展延伸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节日? 1、学生讨论:人们企求的不仅仅是心灵手巧,更是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2、正是人世间每个平凡人对幸福生活的那份强烈的向往与渴望,才让这个七夕的夜分外的打动人,才让这个乞巧的日子格外的吸引人。读全诗。 3、现在我们再提到“七夕”,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想着这些词再读全诗。 4、绚丽的夜空,动人的故事,浪漫的企盼,区区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怎样的夜,一个怎样的天上人间!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再次拿起笔,写这首诗。(注意写正确,写工整,写美观)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以后每到农历五月五,端阳,我们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重阳,我们会忆起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王维;七月七,七夕,希望大家能记住牛郎和织女,林杰的乞巧,还有我们今天这堂课。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乞巧教案2新人教版20190125195.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