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说明素材冀教版20190115132.doc
-
资源ID:970518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说明素材冀教版20190115132.doc
1、1爱莲说 教学说明课文说明这篇课文选自周元公集。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课文第一段,作者从世上可爱的花甚多写起,提到陶渊明爱菊,表明陶氏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又提到世人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作者以这两种不同的爱好,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慕富贵、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接着,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 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中
2、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 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 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课文第二段,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文章的句式特点是骈散相间,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如相邻的两句字数相等、意思相对的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课文翻
3、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欢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教学要点一、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了解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三、熟练背诵课文。教学建议一、反复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完成难字、难句的理解和翻译。二、讲解衬托的写法。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