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训练(十一) 溶液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限时:30 分钟)|夯实基础|1.2018北京一些物质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油污净(1213) B.西瓜汁(56)C.洁厕灵(12) D.橘子汁(34)2.2018淄博如图 Z11-1 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 Z11-1A.反应后溶液的 pH 大于 7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 Na+和 Cl-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3.2018枣庄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 (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
2、的 pH 有紧密关系(如图 Z11-2 所示)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2图 Z11-2A.氯化钾B.烧碱C.熟石灰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4.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 汁液)呈紫色,将 X 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溶液名称白醋 稀盐酸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石灰水氢氧化钾溶液X 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1)据上表推测,X 汁液 (填“能”或“不能” )作酸碱指示剂。 (2)将 X 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 (填“酸” “碱”或“中” )性,pH (填“” “” “7,溶液呈碱性。油污净的 pH
3、 在 1213 之间,大于 7,呈碱性;西瓜汁、洁厕灵、橘子汁三种物质的 pH 均小于 7,呈酸性。2.D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反应后的溶液中有 Na+和 Cl-,故溶液导电;除了 Na+和 Cl-,溶液中的微粒还有 H2O;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3.C 解析 熟石灰就是氢氧化钙,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使土壤的 pH 变大,从而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4.(1)能 (2)碱 (3)pH 试纸5.(1)7,故 C 正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后溶液的 pH=7,碳酸钙不溶于水,
4、故溶液不可能变为碱性,故 D 错误。72.C 解析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可知,溶液总质量起始质量为零,然后溶液质量增加, n 点之前溶液增加的速率大于 n点之后,说明 n 点时氧化铜恰好反应完,然后溶液质量继续增加,说明该反应是把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铜和水,溶液总质量的增加量等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和加入的稀盐酸质量之和,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增加量只有加入盐酸的质量; n 点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变化,则 n 点、 m 点对应溶液中的铜元素质量相等;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中的氯化铜质量相等,蒸发结晶,得到的氯化铜晶体质量相同;盐酸和氧化
5、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中增加的溶剂质量包括反应中生成的水和盐酸中的溶剂质量,当氧化铜与盐酸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再增加的溶剂质量是盐酸中溶剂的质量,因此,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3.B 解析 酚酞试液在食盐水与稀盐酸中均呈无色。4.演示实验 2HCl+Ca(OH) 2 CaCl2+2H2O猜想与假设 CaCl 2和 HCl HCl 和 Ca(OH) 2不能共存实验探究石蕊试液变蓝 溶液变浑浊评价反思(1)CaCl 2与 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Ca(OH) 2存在(2)反应物是否过量解析 演示实验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
6、OH) 2 CaCl2+2H2O。猜想与假设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aCl2;当其中一种物质有剩余时,溶质可能为 CaCl2和 HCl 或CaCl2和 Ca(OH) 2,不可能为 CaCl2、HCl 和 Ca(OH) 2,因为 HCl 和 Ca(OH) 2不能共存。实验探究溶液中含有Ca(OH) 2时,显碱性,石蕊试液遇碱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评价反思(1)CaCl 2与 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Ca(OH) 2存在。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5.(1)酸(2)0.20.4(3)解:该患者胃酸中至少多出 HCl 的质量为 100 mL1 g/cm31.49%-0.4 g=1.09 g。设要使该患者胃液恢复正常,至少需要消耗 Al(OH) 3的质量为 x。3HCl + Al(OH) 3 AlCl3+3H2O109.5 7881.09 g x= x=0.78 g109.5781.09gx至少服用胃舒平的片数为 =2。0.78g0.39g答:该患者至少服用 2 片胃舒平,胃液才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