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一、什么是农村 农田生态系统 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所聚居的地方就形成了 农业村落 ,即农村。 二、生产活动会影响环境 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控制森林 采伐量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建设 生态农业示范区 、建立 自然保护区 等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很多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也有一些不当的生产活动使得农村地区 的环境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某些不易降解的农药通过 食物链 传递与积累,使处于食物链高位的物种遭受更大的毒害风险,直接威胁整个生态系统。,三、生态农业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 发展生态农业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利用
2、一些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将农作物的秸秆以及人、家禽、家畜的 粪便 等有机物投放在一个 密闭 的池内进行 发酵 ,获得沼气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沼气发酵。 3.生态农业可以提高 太阳能 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使生产过程中的 废弃物 得以多层次、多途径的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 农药 的用量。 4.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 自然资源 ,增加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改善农村 生态环境 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 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人工种植或建造的环境中形成的,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必须不
3、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例题】 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农作物为主体 B.是人工生态系统 C.人是生产者 D.动植物种类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农作物是生产者;动植物的种类较少,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答案C,1,2,3,4,5,1.在生态农业中沼气池的作用是( B ) A.通过沼气消灭某些细菌 B.在无氧环境中利用微生物更好地分解有机物 C.收集农业秸秆以及其他生物的粪便 D.作为肥料的中转站,
4、1,2,3,4,5,2.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C ) 稻田放养蜘蛛 剧毒农药治虫 多施农家肥料 捕杀毒蛇 大面积单一种植 严禁捕捉青蛙 A. B. C. D.,解析剧毒农药治虫会带来化学农药污染,捕杀毒蛇和大面积单一种植不利于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平衡。,1,2,3,4,5,3.某地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C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解析甲烷菌能够在无氧条件下使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等可燃性气体,这样既解决了燃料困难,又能减少环境污染。,1,2,3,4,5,4.
5、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下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回答问题。,( 1 )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人 。 ( 2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农作物,图中的食用菌属于分解者。 ( 3 )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 3 条食物链。 ( 4 )该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 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 营养结构 简单。,1,2,3,4,5,( 5 )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是因为: 大棚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或有更多光能流入 ) ; 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 或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提高了
6、能量利用率( 或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中还有一部分被人利用 ) 。,1,2,3,4,5,5.下图是我国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用于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用于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2,3,4,5,( 1 )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 。 ( 2 )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分解者 。 ( 3 )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二、三 营养级。 ( 4 )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二氧化碳 的形式进行循环。 ( 5 )这样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够改善 生态环境 质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 发展。,解析 人工农业生态系统能够通过人的管理协调系统内的农业结构,建立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使能量稳定地传递,促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了农村的环境质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