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5中国地位全球观念课件20190112294.pptx

    • 资源ID:966326       资源大小:328.4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5中国地位全球观念课件20190112294.pptx

    1、考点35 中国地位 全球观念,2013201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1.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3)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4)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

    2、占优势的压力。,2.怎样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 (1)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奋斗。同时要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战胜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2)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3)青少年应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意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3.树立全球观念的意义是什么? (1)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

    3、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性增长、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及挑战性等特征。 (2)树立全球观念要做到: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化的重大问题。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善于学习。,4.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1)当前,世界日益呈现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构成了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本态势。 (2)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劳务(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统一大市场。 (3)积极影响:使各国和各地区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

    4、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的良机。 (4)消极影响: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5.怎样理解政治多极化? (1)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 (2)政治多极化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3)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形成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五大力量中心。由于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它们之

    5、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基础。,7.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3)但是,一些大国不择手段谋取全球及地区战略优势,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活动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在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的同

    6、时,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抹不掉的阴影总是与人类相伴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误区警示 误区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分析:该观点错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不是主导作用。 误区二: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地区存在贫困、战争、矛盾冲突,这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分析:世界还很不安宁,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

    7、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观点提炼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2.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 5.青少年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例1,例2,解题指导,(多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下列选项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

    8、A.中国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沿线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 B.中国海军护航舰队成功从国内冲突加剧的也门撤离了大批中国公民 C.美国和古巴两国在美洲国家峰会上举行了五十六年来的首次会晤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最终确定包含亚、欧、非、大洋洲的国家共57个 答案:ABCD,例1,例2,解题指导,(2014江西)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旗帜。党有党风、国有国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党风国风民风家风正,就是实现中国梦需要的中国风! 【展国风】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柏林演讲时说:“走和平发展道路

    9、,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三个来源”所蕴含的道理。,例1,例2,解题指导,解析:第一步,“析”。仔细阅读材料,弄清楚“三个来源”是指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第二步,“联”。与这“三个来源”相关联的考点有: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当今时代的主题等。第三步,“解”。运用所学知识拟写答案。 答案: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

    10、良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现中国发展目标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例1,例2,解题指导,析理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我们一般按照“一析二联三解”的步骤来解答析理类试题。先仔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再联系考点知识,思考材料内容与哪些考点知识相关;最后解答试题,就是思考如何运用相关知识来回答问题。,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5中国地位全球观念课件20190112294.pptx)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