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考点一,考点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特点 (1)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其中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林地比重较小。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总体质量较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且开发难度较大。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考点一,考点二,2.珍惜和
2、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浪费和滥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 (2)解决措施: 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考点一,考点二,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的分布 (1)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内陆地区最少。 (2)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合理配置水资源,考点一,考点二,3.保护水资源 (1)存在问题:水
3、资源需求量大,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 (2)解决措施: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开展水质监测,修建蓄水工程,兴建污水处理厂等。 公民从自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考法一,考法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 1.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区,考法一,考法二,2.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考法二,例1(2015山东德州,12)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 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
4、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考法一,考法二,解析:把草地开垦为耕地,会破坏草场,导致土地沙漠化或水土流失等。 答案:C 误区警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虽然降水稀少,但是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也可以开辟为耕地,如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考法一,考法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问题及措施 1.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和解决措施,考法一,考法二,2.南水北调工程,考法一,考法二,(1)三线利弊对比
5、分析:,(2)影响:可解决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考法一,考法二,例2(2015江苏连云港,3132)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沿线地区人口稀疏 B.中线工程可通过黄河向西北地区输水 C.解决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D.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2)有“地上河”之称的河段是( ) A. B. C. D. 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人口稠密,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输水,西线工程可以通过黄河向西北地区输水,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黄河下游地区被称为“地上河”,即图示河段。 答案:(1)D (2)B,考法一,考法二,误区警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很多,包括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南水北调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调水工程。注意:不要把南水北调等同于跨流域调水。,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