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衡阳市一中 201822019 年上学期高一六科联赛物理试题命题人: 审核人: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第 19 题为单选题,第 1012 题为多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D )A.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B. 笛卡儿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C.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D. 亚里士多德认
2、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C )A.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B.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C.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D.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3. 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直尺刻度进
3、行了改进,先把直尺零刻度线朝向下,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的反面标记相对应时间(单位为 s)刻度线,制作成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反应时间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 B )2A. B. C. D.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该物体( B )A. 在 4s 末离起始点最远B. 在 6s 末离起始点最远C. 在 04s 内与 46s 内的平均速度相等D. 在 04s 内的加速度大于 78s 内的加速度5.如图所示,两个小球 a、b 质量均为 m,用细绳相连并悬挂于 O 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 施加一个拉力 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 Oa 与竖直方
4、向夹角为 =30,弹簧劲度系数为 k,则弹簧形变量不可能是( C ) A. B. C. D. 3mgk42mgk2gkmgk6.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 60 磅(约 270N)的重量,相当于给颈椎挂俩大西瓜,比一个 7 岁小孩还重。不当的姿势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痛、偏头痛的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 P 点的头部,在可绕 O 转动的颈椎 OP(轻杆)的支持力和沿 PQ 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
5、静止。当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P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 A ) A. 2 倍 B. 倍 C. 倍 D. 倍236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 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 A 上放着质量为 m 的物块 C,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 之间以及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3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水平恒力 F 向右拉木板 A,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A. 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F B. 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mgC. 不管 F 多大,木板 B 一定会保
6、持静止 D. A. B. C 有可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若 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C. 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D. 只有当 m1=m2时,甲、乙才不会碰撞9.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C )A. t1 B. t2 C. t3 D. t410.如图所示是轿车常用的千
7、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 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A. 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 1.0105NB. 此时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 5.0104NC.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11.将力传感器 A 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甲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
8、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沙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4现在向沙桶里缓慢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 Ft 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 CD )A. 2.5 s 前小车做变加速运动 B. 2.5 s 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C. 2.5 s 后小车做变加速运动(假设细砂仍在加注中)D. 2.5 s 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1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则在移动过程中( BD ) A.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 B.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C. 斜面对水平面的压力变大 D. 水平面对斜面
9、的摩擦力变小二、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12 分)1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 1 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关于下列实 IR 操作,正确的是_。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别B.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C.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砧码改变小车质设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某同学在做“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画出),s 1=3.59cm,s2=4.41cm,s3=5.19
10、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 a=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3)某小组成员中甲、乙两同学先后在同一实验装置中做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实验,其中一个同学在轨道水平情况下做的实验,而另一个同学在轨道倾斜的情况下做的实验,得到了 a 一 F 图像中、两条图线,则图线_(填.或)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 m=_kg.(1)AD (2) 0.80 (3) 2.5四。计算题(14 题 8 分,第 15、16 题 10 分,第 17 题 12 分,共 40 分)14.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 l=0.4m 的木棍 AB,
11、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6m 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 0.2s,求:木棍 B 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 h (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 解答:设木棍 B 端自由下落到窗口上沿所用的时间为 t,21hgt2(0.)dlt联立式代入数据可得: h=4.05m答: 木棍 B 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 h 为 4.05m.15. 2015 年 12 月 10 日,百度宣布,其无人驾驶汽车已完成国内首次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自动驾驶。(1)如图所示,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6前方 80m 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若无人驾
12、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为 3. 6m/s2,为不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一辆有人驾驶的汽车在该无人驾驶汽车后 30m 处,两车都以 20m/s 的速度行驶,当前方无人驾驶汽车以 3.6m/s2的加速度刹车 1.4 s 后,后方汽车驾驶员立即以 5.0m/s2的加速度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解答:(1)对无人驾驶汽车,由运动学公式有 -20axv代入数据解得 024/vms(2)设有人驾驶汽车刹车后经过 t2时间跟无人驾驶汽车的速度相同,此时的速度为 v该过程无人驾驶汽车刹车时间为 t1+t2,其中 t 1=1.
13、 4s,对无人驾驶汽车 02()va对有人驾驶汽车 t联立式得,即无人驾驶汽车仍在行驶中,又 ,021()vxt无0201vxt有-无有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x=12.6m30m,即两车不会相撞(其他合理解法也参照给分)16.质量为 M,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两个质量分别为、m1、m 2的小球 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小球 B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 F 使 A、B 及斜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 L0,重力加速度为 g,求:(1)此时弹簧的长度 L;(2)水平拉力 F 的大小及粗糙地面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素 。答案:(1)1
14、02mgk(2) ,123()F123()mM7【解析】(1)以 A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拉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01()sin3kLmg102mgLk(2)以 A、B 及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受拉力、滑动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以 A、B、斜面及弹12cos()sin30Fg 123()Fmg簧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fM123()mM17.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
15、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 0.5 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 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 S 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解答:(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 F,小球质量为 m,则 F=mg故 =0.5mg/mg=0.5即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0.5.(2)设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N,摩擦力为 f,沿杆方向有:Fcos37+mgsin37f=ma垂直于杆方向有:N+Fsin37mgcos37=0其中:f=N 8可解得: ,2cosin3()sin4FmgfFaggm21st解得:83stg即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 S 所需时间为83stg答:(1)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是 0.5;(2)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 S 所需时间为 .83s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