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每周一测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在很高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油罐车后面装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条D存放易燃品的仓库的工人穿上导电橡胶做的防电靴(2018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模拟) a、 b 两个电容器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的部分参数。由此可知,关于 a、 b 两个电容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为 8:1B a、 b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为 4:5C b 电容器最多能容纳电荷 0.1 CD b 电容器最多能容纳电荷 1 C(2018山东临沂市第十九中学第二次质量调研)如图所示,空心绝缘球壳的表面均匀分布负电荷时,球内
2、各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现移走半只球壳,余下部分电荷分布不变。此半球壳的对称轴线上有一 P 点,半球壳负电荷在 P 点处的合场强的方向为A水平向右B竖直向上C竖直向下D水平向左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 d,电势差为 U,一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从 O 点沿垂直于2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 A 点,然后返回,如图所示, OA=h,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A BC D(2018山东省德州市)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 、 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板带负电荷, 板接地。一带负电的粒子固定在 、 两板中间的一点 处。若将 板向左平移到虚线位置,则 点的电场强度 和该粒子的电勢能 的变化情况是 A 不变,
3、 不变B 不变, 改变C 改变, 不变D 改变, 改变如图所示, A、 B 是一对中间有小孔的金属板,两小孔的连线与金属板面相垂直,两极板间的距离为 L,两极板间加上低频交流电压, A 板电势为零, B 板电势为,现有一电子在 t=0 时刻从 A 板上的小孔进入电场,设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则电子在两极板间可能3A以 AB 间的某一点为平衡位置来回振动B时而向 B 板运动,时而向 A 板运动,但最后穿出 B 板C一直向 B 板运动,最后穿出 B 板,如果 小于某个值 0, L 小于某个值 L0D一直向 B 板运动,最后穿出 B 板,而不论 、 L 为何值(2018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
4、合格性考试模拟)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电流变化,相当于一个理想电流表。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实验时将开关 S 拨到 1 端,用直流 8 V 电压给电容器充电,待电路稳定后,将电流传感器打开,再将开关 S 拨到 2 端,电容器通过电阻 R 放电。以 S 拨到 2 端时为 t=0 时刻,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电流 I 随时间 t 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题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 I-t 图可知,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 3.210 3 CB由 I-t 图可知,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 3.2 CC此电容器的电容约为 4.01
5、0 4 FD此电容器的电容约为 0.4 F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如图所示, E 为电源, R 为电阻,薄片 P 和 Q 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 P 振动而 Q 可视为不动,当 P、 Q 间距增大的过程中4A P、 Q 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 P 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有电流自 M 经 R 流向 ND PQ 间的电场强度不变(2018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三模)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正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 v1从斜面底端 M 处沿斜面上滑,能沿斜面运动到达 N 点,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 OM=ON, P 为 MN 的中点,则小物体A在 M、 N 点的动
6、能相等B在 M、 N 点的电势能相等 C在 MP 段、 PN 段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D小物体在 P 点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如图(1)所示,在两平行的金属板间加上如图(2)所示的电压。在 01 s 内,一点电荷在两极板间处于静止状态, t=2 s 时电荷仍运动且未与极板接触。则在 12 s 内,点电荷( g 取 10 m/s2)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B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5 m/s25C做变加速直线运动,2 s 末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D2 s 末速度大小为 10 m/s如图所示,在 A 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 B 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 B 板时的
7、时间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板间距越大,则加速的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越小B两板间距越小,则加速的时间越短,获得的速率越小C两板间距越小,则加速的时间越短,获得的速率不变D两板间距越小,则加速的时间不变,获得的速率不变(2018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一期末)如下图所示,在真空中足够大的绝缘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 , 带 电 荷 量 为 的 小物 块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 小 物 块 与 地 面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 t=0 时 刻开始,空间加上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 取 10 m/s2)求:(1)02 s 与 24 s 内的加
8、速度;(2)9 秒末小物块的速度;(3)前 9 秒内小物块的位移。【参考答案】6C 由图乙知 a 的电容是 1 000 F, b 的电容是 10 000 F,所以 a、 b 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为 1000:10 000=1:10,故 AB 均错误;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可得,带值可求 , ,故 C 正确,D 错误。D 对于一个完整的带电均匀的球壳,据题意知,球内各点的电场强度为零,说明左右两个半个球壳在各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右半个球壳在 P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水平向右,则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半球壳负电荷在 P 点处的合场强的方向水平向左,故 ABC错误,D 正确。【名师点睛】本题
9、关键要理解空心绝缘球壳内部场强为零的原因,运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分析,分析时也注意球壳的对称性,确定右半个球壳的场强方向。D 设电子的初动能为 Ek0,末动能为零,极板间的电场 ,根据动能定理,解得: ,故 D 正确。A 据题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不变,根据 、 、 得,则知电场强度 E 不变, P 与右板间的距离不变, E 不变,则由 U=Ed 分析 P 点与右板间电势差不变,右板电势为零,所以 不变,故 A 正确,B、C、D 错误。7向右,电子向左减速运动,在 T 时刻,电子速度减为 0,以后重复上面所述的重复性运动,所以电子在两极 AB 间的某一点为平衡位置来回振动,故 A 正确,
10、B 错误;如果两极板距离 L 不是很大,那么电子可能在 0 内,一直加速运动并到达 B 板而穿出,也可能在 内,在正在减速时到达 B 板而穿出,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AC。【名师点睛】因极板间加交变电场,故粒子的受力是周期性变化的,本题应通过受力情况先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根据位移情况判断电子能否穿出 B 板。AC 将横坐标 t 分成许多很小的时间间隔 t,在这些很小的时间间隔里,放电 电 流I 可 以 视 为 不 变 , 则 I t 为 这 段 时 间 内 的 电 荷 量 , 则 电 容 器 所 带 的 电 荷 量 为 Q=I1 t1+I2 t2+I3 t3+In tn,式中 I1 t
11、1、 I2 t2为图中的狭条形面积,由此可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在数值上等于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纵坐标的每个小格为 0.2 mA,横坐标的每个小格为 0.4 s,则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荷量数值为 q=0.210-30.4=810-5C,曲线下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为 39 个(格数为 38-42 都正确);总放电荷量为 Q=39810-5C=3.210-3C,故 A 正确,B 错误。由电容器的计算公式,可得电容值,故 C 正确,D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容的定义式 ,以及知道 I-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通过的电荷量。8【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掌握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特点,分析物
12、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尤其是受电场力的情况,结合能量关系分析解答。BC 第 1 s 电荷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故电场力向上,与重力平衡,第2 s 电势差变大,故电场强度变大,电场力变大,第 2 s 末电场强度增加为第 1 s 末的两倍,故电场力变为 2 倍,故合力变为向上,大小为 mg,且第二秒内合力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是变加速直线运动,A 错误;第 2 s 末电场强度增加为第 1 s末的两倍,故电场力变为 2 倍,故合力变为向上,大小为 mg,故加速度为 g,方向是竖直向上,C 正确;第二秒内合力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平均加速度为: ,
13、B 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公式,2 秒末速度大小为:,D 错误;故选 BC。C 由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不变,所以极板之间的场强为 ,电子的加速度为,由此可见,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电子在电场中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所以电子加速的时间为 ,由此可见,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时间越短,对于全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所以电子到达 Q板时的速率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 U 有关,故 C 正确,ABD 错误。【名师点睛】根据电子的运动的规律,列出方程来分析电子的加速度、运动的时间和速度9分别与哪些物理量有关,根据关系式判断即可。(3)02 s 内物块的位移24 s 内位移9 秒内小物块的位移大小,可以看作是上述两个周期的位移再加上所求位移为:解得: s=1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