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952617       资源大小:31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20172018 学年北京市 101 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下表是史书关于儒家学者的籍贯分布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齐鲁地区 其他地区 籍贯不明者史记儒林列传7179% 1795% 1026%汉书儒林传4560% 4611% 829%后汉书儒林列传3636% 6364%A齐鲁地区儒学的衰落B儒家思想在各地传播C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D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1)现实意义儒家强调“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2、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2)消极影响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作为封建文化的载体,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扼杀人性,负面作用极其明显。孔子评论诗经首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使人感到快乐而不放荡,忧伤而不悲伤) 。 ”该观点蕴含的思想是A中庸之道B仁者爱人C礼法并施D知行并举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韩非子的著作中,强

    3、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最多。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B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根源C表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D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3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 , “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 。这一思想A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B完全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C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D完整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1 【答案】A【解析】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故选 A;仁者爱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材料未体现,排除 B;礼法并施指儒家的礼制思想同法家思想相结合,材料未体现,排除 C;知行并举材料未体现,排除 D。2 【答案】D3 【答案】C【解析】材料“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等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目的在于约束君主行为,促使君主要施行仁政,故选 C;董仲舒阐述了社会治乱关系,有一定的辩证意识,但不符合主旨,故排除 A;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排除 B;“天人互渗”的现象本身不存在,故排除 D。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