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2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20181230279.doc

    • 资源ID:949735       资源大小:345.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2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20181230279.doc

    1、1组合练 20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60 分钟 6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近年来,我国主题公园的建设_。其中,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取诸于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入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_,资源极其丰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在山东,虽然近几年旅游项目不断_,但山水圣人这条黄金旅游线在国内的影响力并没有受到冲击,接待的游客数量连年创新高。对主题公园来说,( ),而不是单纯地去恢复原貌、恢复历史。要通过科技、创意等手段将文化内容通过景区建设很好地展现出来;某种文化的内涵往往较为丰富,但不可能_,所以文化旅游

    2、项目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点,像部落文化、神话故事、遗址探秘等具有神秘性的文化内容就能增强吸引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如日中天 浩如烟海 改头换面 包罗万象B.方兴未艾 博大精深 改头换面 面面俱到C.方兴未艾 博大精深 推陈出新 面面俱到D.如日中天 浩如烟海 推陈出新 包罗万象解析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此处强调“发展”这个过程,不强调发展的结果,所以用“方兴未艾”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不合语境。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改头换面:比喻

    3、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此处不合感情色彩。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此处强调“没有遗漏” ,所以用“面面俱到” 。答案 C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取诸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入挖掘。2B.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C.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取决于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入挖掘。D.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文化的深

    4、入挖掘,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解析 “取诸”就是“取之于”的意思,不能说“取诸于” 。对“文化”只能用“挖掘” ,不能用“融合” , “文化与旅游”才用“融合” 。另外, “挖掘”的状语是“深入” , “融合”的状语是“深度” 。答案 D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文化是魂;其次是创新,惟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文化性改造B.创新是魂;其次是文化,既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文化性改造C.文化是魂;其次是创新,是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创新性改造D.创新是魂;其次是文化,就是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创新性改造解析 第二段主要在谈打造旅游项目时融入文化的重要

    5、性,所以“文化是魂” 。第三句是对第二句的解说,所以应是“创新性改造” 。答案 C4.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 分)兹有我校高三(1)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尔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答: 答案 “你校”改为“贵校” ;“显著”改为“优秀” ;“大作”改为“作品” ;“尔校”改为“贵校” ;“垂爱”改为“垂青” 。5.仔细观察下图,请根据提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

    6、言连贯,不超过 70 字。(6分)3由图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两条途径: 答案 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求学进入大学、职高等高等学校,而后就业成为知识分子、技工融入城市。二、名篇名句默写(6 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先写剑阁地势险要“剑阁峥嵘而崔嵬” ,接着写易守难攻特点的句子是:_,_。(2)晏殊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因_,所以“前月浮梁买茶去” ;琵琶女在江口守空船,诗人以“明月” “江水”衬托孤独之情的句子是:_。答案 (1)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无可奈何花

    7、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商人重利轻别离 绕船月明江水寒三、古代诗歌阅读(27 分)(2018湖南三湘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8 题。(9 分)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岑 参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本诗属于觐省诗,是古代官员被朝廷批准回家探望家人的诗歌,本诗中“便觐”是指樊侍御史奉朝廷的命令前往丹阳期间回家乡省亲。4B.“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一句表现了亲人们对樊侍御史的思念,一知道他的去处,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回来。C.“霜台”即“御史台” ,正与诗题暗相呼

    8、应。不称“御史台”而称“霜台”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样化的特点。D.“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一句写出樊侍御史的家人对儿子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无比喜悦之情。解析 B 项,句中“亲人们”理解错误,不是家人对樊侍御使的询问,而是作者对他的询问。答案 B8.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6 分)答: 解析 根据诗句内容,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来抒发对友人的祝愿。句中的“引”和“催”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回答此题,要确定好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并写出使用这种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答案 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江风”牵引着“驿舫”前行, “海雁”催促着诗人早寄家书,

    9、使“风” “海雁”人格化,颇有情味;又使用了借物抒怀(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高大华美的“驿舫” 、浩荡怡人的“江风”以及殷勤传书的“海雁”抒情达意,含蓄委婉而又形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也隐约传达出对友人奉命出使、衣锦还乡、显亲扬名的羡慕之情。(2018湖南怀化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9 分)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9.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5B

    10、.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解析 C 项,尾联属于直接抒情。答案 C10.颔联“过” “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6 分)答: 解析 “过”为“经过” ,写一只自在的小鸟自由地飞过树林;“摇”为“摇落” ,写落花自然从树藤之上坠落。通过鸟和花的悠闲自在,体现山居僧人生活的安闲,突出其心境的平和安宁。答案 “过”有“路过” “经过”之意,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摇”

    11、即“摆动、轻摇”之意,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以衬托出“岩居僧”淡泊平静的心境。(2018广东深圳四大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题。(9 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 故道风烟在,翁仲 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 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

    12、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 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6生之艰辛。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D.“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解析 B 项,诗句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

    13、的同时,对古(人)今(我)的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答案 B1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答: 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用典(或以典结情)。 “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四、作文立意(7 分)13.(2018广东二模)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审题立意。要求结合图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我的立意: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图画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漫画,故应先分析漫画的内容,然

    14、后7再进行立意。本题由两幅画构成。第一幅画是写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照顾,三十年前,妈妈牵着自己的手,另一只手中拎着包;第二幅画是写现在自己对妈妈的照顾,现在的自己搀着妈妈的胳膊,这两幅图画构成逻辑关系,无论是三十年前妈妈对自己的照顾,还是现在自己对妈妈的照顾,都体现出亲情的伟大,而妈妈照顾子女,子女照顾父母,这些是人的责任,我们无论扮演什么角色,责任不可丢失,子女对父母的照顾中又体现出感恩的意识。解答本题,弄清两幅图画的时间对比及内容比对是立意的关键。可以立意为:“学会感恩” “亲情的伟大” “角色的互换” “责任不可丢”等等。还可思考人类深层的传承问题等,如“个人只是人类传承链条中的一环” 。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编冲刺组合练2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阅读+作文立意20181230279.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