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历史文化史考点精练专题05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doc

    • 资源ID:947966       资源大小:73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历史文化史考点精练专题05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doc

    1、1专题 05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考点图解】【名师点拨】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 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 都关注社会,关注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智者学派关注人( 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认识社会”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苏格拉底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道德,“认识你自己” 对知识的 智 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讲的基础2者学派看法不同苏格拉底强调道德以知识为基础,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

    2、善”,提倡“美德即知识”智者学派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没有正确和公平永恒的标准对真理的看法不同苏格拉底认为善、正义、真理都是实在的,重视道德修养,经常讨论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问题智者学派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不同点对政治的看法不同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历年真题】1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

    3、隶制度, 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奴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且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 B 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C 项错误;根据“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 D 项正确。 11.(2008江苏单科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 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3【答案】D 12

    4、(2007海南单科24)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C. 王阳明和哥白尼 D. 曹雪芹和孟德斯鸠【答案】A【解析】此题为中西对比,根据各人生活时代加以对比,可判断。 13 (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5、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 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 律,倘若人人都以 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6、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 分)【答案】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5 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5 分)(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6 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 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6 分)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

    7、产。 (3 分)4(2)第一小问背景 ,结合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和苏格拉底生活的古希腊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史实,分别总结二者法制观念形成的背景;第二小问价值,总结二者法制观念对当时和后世 的共同作用即可。14 (2012浙江文综卷24 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

    8、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 、顾炎武亭林文集 、王夫之思问录(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 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9 分)【答案】 (1)孔子:仁、礼、中庸;(3 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3 分)5苏格拉底:

    9、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2 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 分)(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 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 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 分)(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 ,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 ,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文化史考点精练专题05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