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每周一测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资源ID:947009       资源大小:18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每周一测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每周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yo) 扣舷(xun) 壬戌(rn) 横槊赋诗(shu)B虚诞(dn) 渔樵(qio) 谬误(mi) 倚歌而和(h)C癸丑(ku) 庐冢(zhng) 嗟悼(ji) 冯虚御风(pn)D褒禅(bo) 瑰怪(u) 匏樽(po) 有碑仆道(p)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B亦将有感于斯文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也D望美人兮天一方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夫人之相与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余之所得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浮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2(3)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苏轼赤壁赋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3、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人们的性情,滋养人们的灵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

    4、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自游褒禅山

    5、记 )(二)初,安石训释诗 书 周礼 ,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 。晚居金陵,又作字说 ,多穿凿傅会。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3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作辩奸论以剌之。安石性强忮 ,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

    6、弼之地则不可。 ”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八 )(注)忮:刚愎、狠戾。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B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C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D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音译词,古印度梵语 ,也写作“浮屠”或“

    7、佛图” ,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 春秋:儒家“六经” 之一,由孔子修订,记录了周王朝的历史,语言简练,暗含褒贬之意,后世有“春秋笔法”之说。C蜀人苏洵:即苏轼、苏辙的父亲,四川眉山人。他们父子三人皆因文章著名,合称为“三苏” ,在“唐宋八大家”中均有一席之地。D翰林学士:官名,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后常能升为宰相。至北宋,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减低。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然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议论发挥,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B 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对自己“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 ,却因

    8、积极进取精神不足而随怠者出,颇为悔恨,从而引发作者深刻的思考。C王安石早年治学严谨,通过考证“仆碑”文字纠正了时人错谬;但他编撰字说 ,4却多穿凿傅会,对先儒解释经典的文字,则全部废弃不用。D 宋史列传中,王安石性格执拗,坚持己见,在朝堂上商议变法时,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使反对者无言以对。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2)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 ”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基 础 测 试1B【 解 析 】 本题考查识记字音。A“舷”应读 xin;C“癸”应读 gu;D“褒”应读 bo。2D【 解

    9、析 】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至”是动词作名词,其他都是名词作动词。3A4D【 解 析 】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均为“的人”。A那/助词,引起下文。B能够/得到。C观察/景象。 5(1)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虽一毫而莫取5【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默 写 名 句 名 篇 。 默 写 题 主 要 是 要 记 准 诗 句 , 然 后 不 要 出 现 错 字 、漏 字 、 多 字 的 现 象 。 对 关 键 字 形 要 记 准 , 记 熟 , 尤 其 是 那 些 不 常 用 的 字 或 者 生 僻 字 。比 如 ( 1)

    10、 中 的 “舳 舻 ”; ( 2) 中 的 “顷 ”; ( 3) 中 的 “毫 ”。综 合 测 试6C7B【 解 析 】 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 项,记录的不是周朝的历史,是鲁国的历史。 8C【 解 析 】 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 项,结合文本内容“又作字说,多

    11、穿凿傅会。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分析可知,对先儒解释经典的文字全部废弃不用的,不是王安石。 9 (1)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是不能到达的。(2)韩琦回答说:“王安石做翰林学士是游刃有余的,但让他处于辅佐天子的位置上却不行。 ”神宗没有听韩琦的话,于是任命王安石为宰相。【 解 析 】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6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

    12、“怠”译为懈怠、松懈,“至于”译为抵达、到达(古今异义词),“相”译为辅助。(2)“辅弼”译为辅佐、辅助,“地”译为位置,“相”译为使当宰相(名词使动用法)。 【 参 考 译 文 】(一)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 ,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

    13、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 (这就)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

    14、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

    15、,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7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二)当初,王安石给诗 、 书 、 周礼三本书作注解,写完之后,在学校里颁布发行,天下人把王安石所写的这些注解称为“新义” 。晚年他在金陵居住的时候,又写了字说一书,其中的内容多为穿凿附会。当时求学的人,没有人敢于不学习王安石的书的。官府只用这作为录取读书人的标准,因此没有一个读书人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先儒解释经典的文字,全部被废弃不用。废黜春秋之类的书,不让这类书在学校里出现,以至于春秋被戏称为“断烂朝报” 。王安石还未做高官时,名声就震动京城

    16、。他的本性不喜好浮华,对待自己十分俭朴,有时衣服脏了也不洗,脸脏了也不洗,大多数人都称许他为贤者。只有四川人苏洵说:“这样不近人情的人,很少不会成为奸人的。 ”写了一篇辨奸论来讽刺他。王安石性格刚愎自用,遇到事情不考虑是否可行,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到王安石商议变法时,在朝廷上与反对者争执不下,王安石引经据典,抒发自己的观点辩论时滔滔不绝,众人无言以对。他甚至有言论说:“自然界的灾变不必畏惧,祖宗的法令制度也不足以效法,他人的流言蜚语不足以顾虑。 ”以前宋神宗想任命宰相,问韩琦说;“王安石当宰相如何?”韩琦回答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是游刃有余的,但让他处于辅佐天子的位置上却不行。 ”神宗没有听韩琦的话,于是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唉,这虽然是宋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每周一测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