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946596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1、1每周一测1第一届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决定了有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排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B排斥资本主义国家C排斥新兴独立国家D排斥社会主义国家2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实质是A两极格局被多极化趋势所取代B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力不从心C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下降D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霸道3苏联在 1991 年的状况与沙皇俄国在 1917 年时的情形很相似1917 年 8 月的科尔尼洛夫起义,它使临时政府陷入混乱状态,并增强了人民群众进行根本改革的意识1991年“国家紧急委员会”的叛乱起到了科尔

    2、尼洛夫起义的作用,叶利钦担当了列宁的角色。材料中“列宁的角色”主要指A夺取国家政权的号召者B进行武装革命的倡导者2C组织国家联盟的倡导者D资产阶级政权的仇视者4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说过, “戈尔巴乔夫使我想起决定用油漆盖住自己家墙上污点的人。但是在开始刷墙的时候看到一块砖在晃动,他试图把它换下来却弄塌了整堵墙,在重新砌墙的时候,又发现整个房基都腐烂了。 ”这段话认为苏联解体A是整个政治经济经济体制失败的产物B主要原因是内部民族矛盾C根源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是西方国家采取冷战遏制的结果5当前一些美国学者提出了“G2(中美两国集团) ”概念,因此美国学术界不少人认为中美已经形成了“共治”的局面。对此

    3、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不可能成功构筑单极世界B世界处于两级格局形成中C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增强D中国国力增强威胁到美国61986 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 。这主要体现了A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B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C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D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7下图为 18702010 年全球资本分布表。图中二战后全球资本的数据分布可以表明3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发达经济体优势明显C全球资本均衡发展D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8下图是 2017 年 11 月 13 日美国时代

    4、杂志亚洲版的封面,象征五星红旗的红黄底色上用中英文写着“中国赢了”,这是该杂志创刊以来首次使用两种文字展示其封面内容。这反映了A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破产B美国社会密切关注中国崛起C中国动摇了美国的远东霸权D “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49下面为两位学者绘制的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由此可见,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图一 图二A完全对立B完全一致C无法比较D基本一致10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其理念主要表

    5、明特朗普A掩盖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倾向B追求利益却不愿承担相应责任C建立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和秩序D企图避开联合国追求单边主义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35 年,纽伦堡到富尔特之间的德国第一条铁路通车,长 6 公里。此后,德国的铁路建设出现了私人投资和各邦政府投资双管齐下的局面,铁路里程飞速増长。到 1871 年,以柏林为中心的稠密铁路网已经形成。国民经济学家李斯特说过:“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的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财政层面上,甚至不在于国民经济的层面,而是在于政治层面5上。铁路网作为唤起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的手段,对于我们德国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远远超过对于其他任

    6、何一个民族的价值。 ”摘編自李伯杰德国文化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年出版材料二 1989 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经济主要数据材料三 推倒柏林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兴建促进德国统一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90 年德国统一的主要背景和启示。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过,中国也不必紧张,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日本相对实力正在加速下降。而日本拉拢印度共同应对中国崛起,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在战略上并没有什么价值。隔着中南半岛与南中国海的日本与印度缺乏现实的纽带来搭建针对中国的载体。而且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经贸关系来说,印度与中国的

    7、合作关系远比印度与日本要密切。目前,中印贸易额是日印贸易额的 4 倍之多。中国万万没想到奥巴马拿日本首相试刀2015 年 2 月 1 日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美国要“重返”亚太,中国并不一味反对,只要美国确实能如奥巴马所说,把稳定的 中美关系置于其重返战略的核心,而非以牺牲中美关系为代价实现重返。2013 年的庄园会晤和 2014 年的瀛台夜话,都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期待着今年的习奥会能继续这一动能。奥巴马政府还剩下 23 个6月执政时间,一个将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置于核心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仅可以成为奥巴马的外交“遗产” ,而且可以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打

    8、下坚实基础。达巍中美关系稳定, “重返亚太”才算成功材料三 中俄同为新兴的非西方大国,同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同为美国战略遏制的对象。这种相似的战略处境决定了两国战略利益具有广泛的相近性:在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建立新的国际战略平衡和营造新的国际秩序问题上,两国有着共同的战略诉求;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规避转轨过程中各种风险问题上,两国需要相互借鉴;在抵御霸权国家拉帮结伙、进行遏制围堵问题上,两国需要形成合力。王海运“唱衰”中俄关系是战略上犯糊涂(1)面对美日的行为中国不必紧张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当今世界格局是朝向多极化发展的,美国的

    9、“一超“地位受到不断的挑战,请依据当今世界形势及材料二、三,分析多极化趋势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1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 ”这一信息,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原则之一是不与美苏两个大国结盟,同时也排斥与之阵营有关的国家,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也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排除 B、D 两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到要排斥新兴独立国家,故 C 项错误。【点睛】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宗旨与原则,有助于对本题的作答。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10、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72 【答案】D3 【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苏联在 1991 年的状况与沙皇俄国在 1917 年时的情形很相似叶利钦担当了列宁的角色”可知这个角色特征是 1991 年面对当时状况的叶利钦和 1917 年面对当时状况的列宁所共有的特征。依据材料“1917 年 8 月科尔尼洛夫起义使临时政府陷入混乱状态,并增强了人民群众进行根本改革的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时机开始成熟,而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领导人,成为

    11、发动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号召者。而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叶利钦也扮演了夺取国家政权号召者的角色,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叶利钦并非是通过武装革命的方式实现的夺权;C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 年列宁并未提出组织国家联盟;D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故正确选项为 A 选项。4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 “腐烂的房基”是指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他认为苏联解体是整个政治经济经济体制失败的产物,A 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

    12、而 B、C、D 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BCD 三项。5 【答案】A6 【答案】B【解析】材料中“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属于文化现8象, “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说明文化的影响力巨大。而特以“苏联红军”为例,体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故选 B;材料主要体现文化的影响力突破意识形态,故 A、C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作用,排除 D。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三世界的壮大。根据图表内容可以看出,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比重呈下降趋势,相对于发展中经济体来说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故排除 B 项;全球的资本并不是均衡发展的,故排除 C 项;图表内

    13、容无法体现区域一体化的内容,故排除 D 项。图表中,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第三世界在不断发展壮大,故选 A。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当今国际格局,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图片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表明,中国的崛起受到美国的强烈关注,突出了在当今时代下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故 B项正确;A 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排除;C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是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发展和深化,D 项错误。9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图一显示出有四大力量牵制美国,体现当今世界的“一超多强”的局面;图二显示出有五方力量维持世界平衡,体现多极化趋势的

    14、加强。由此可知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基本一致,故答案为 D。10 【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以及对美国不利的现行国际协定都要退出,表明美国只追求利益,却不愿承担责任,因此 B 选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特朗普掩盖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倾向,A 选项错误;C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美国追求利益,建立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和秩序并非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D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这种行为与联合国无关。11 【答案】 (1)增强国家防御力量,推动德国政治统一;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统一。(2)背景:东欧剧变,冲击两极

    15、格局;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推动;两德经济实力的差距;德意志民族渴望统一。启示:经济实力和民族意识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统一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坚持用和平方式促成统一;抓住有利国际形势,促成统一。912 【答案】 (1)原因:相对于中国的迅速崛起日本的国力在下降;地缘关系影响日本与印度关系的发展,但能促进中印良好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建立良好的睦邻关系;美国支持也是有目的的,美国想再次利用日本来控制中国,以便达到它重返亚太的目的。(2)因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世界整

    16、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解析】 (1)根据材料“日本相对实力正在加速下降” “而且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经贸关系来说,印度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远比印度与日本要密切” “只要美国确实能如奥巴马所说,把稳定的中美关系置于其重返战略的核心,而非以牺牲中美关系为代价实现重返” ,从日本实力的变化、中日的关系、美国对日的关系等角度概括回答原因并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与所学可知,多极化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多极化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可从中国、西欧、日本等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局势的稳定、全球化发展中各国联系加强等方面概括回答。10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9(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