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专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945320       资源大小:2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专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

    1、1第 17 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01 知识管理知识点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长征开始:1933 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_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_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会议:召开:_年 1 月在遵义召开。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_”的错误,肯定了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2、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_的标志。知识点 2 过雪山草地经过:遵义会议四渡_(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_翻雪山过草地。知识点 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胜利会师: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意义:粉碎了_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_。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从江西瑞金出发(或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是从井冈山出发。

    3、2红军长征结束的时间是 1936 年,不是 1935 年。结束的标志是三大主力会师,不是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02 基础过关知识点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2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 “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

    4、东 D邓小平3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 ,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知识点 2 过雪山草地4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25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B大渡桥横铁索寒C更喜岷山千里雪D三军过后尽开颜知识点 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6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

    5、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河7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 )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03 能力提升8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 ”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C第三次反“围剿”

    6、 D第五次反“围剿”9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10(5 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泸定桥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红军走过的水草地(1)上述三幅图片与中国近代史上红军的哪一壮举有关?(1 分)(2)在这次壮举中,哪一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后,

    7、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和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分别是什么?(3 分)3(3)宣告红军这一伟大壮举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1 分)1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 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 11 个省。材料二: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样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 ;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 ,也像“红军路” “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1

    8、)材料一中红军为什么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两万余里的长征?(2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 分)(3)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 分)04 聚焦河南考题12(泰州中考)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第 17 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管理1五 1934 1935 左 毛泽东 毛泽东 转折点 成熟 2.

    9、赤水 金沙江 泸定桥 3.吴起镇 会宁 国民党反动派 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基础过关1B 2.C 3.B 4.D 5.B 6.A 7.D4能力提升8D 9.D 10.(1)长征。(1 分)(2)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3 分)(3)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1 分) 11.(1)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中央根据地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 分)(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2 分)(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任答两点即可,2 分)聚焦河南考题12C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专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