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7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单元质检岳麓版选修3.doc

    • 资源ID:944443       资源大小:15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7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单元质检岳麓版选修3.doc

    1、1单元质检十七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选择题1.某学者在 1919 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B.希冀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

    2、交平等提供了契机答案 B解析 题干材料“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这是提醒国内要充分注意到列强对中国的觊觎,没有涉及外交的被动,故A 项错误;“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表明希望中国要认清当时的国际形势,要增强自己的力量,不能完全依靠国联,但又不能把国联看的毫无价值,故 B 项正确;“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表明国联为世界和平

    3、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 C 项错误;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2.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答案 B解析 材料“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反映出英法奉行绥靖政策,不断满足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A 项的标志是德国法西斯的上台,与英法绥靖政策无关,故错误;B 项标志着英法

    4、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故正确;C 项是德国法西斯的扩张,与英国绥靖政策无关,故错误;D 项与英法绥靖政策无关,故错误。3.下图是新华日报关于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的报道。该报道出现的历史背景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七七事变爆发后C.不列颠之战爆发后 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答案 D解析 A 项发生于 1931 年,英美等国并未对日宣战,故 A 项错误;B 项发生于 1937 年,英美等国并未对日宣战,故 B 项错误;C 项发生于 1940 年,英美等国并未对日宣战,故 C 项错误;D 项发生于 1941 年,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英美国等国对日宣战,故 D 项正确。4.“

    5、与其领导一场追求全球自由,结束共产主义的十字军运动,不如把势力均衡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来寻求同苏联与中国的稳定关系。”美国人亨特的这番话反映出 20 世纪 70 年代( )A.美国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 B.美国放弃了反共立场C.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D.美国集中力量发展核武器答案 A解析 根据“寻求同苏联与中国的稳定关系”和“20 世纪 70 年代”分析,可知是美国对苏联和中国采取“缓和”战略,故 A 项正确;美国没有放弃反共立场,故 B 项错误;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致力于谋求世界霸权,故 C 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美国如何发展核武器,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5.(2018 安徽合肥

    6、三模,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当 1914 年 8 月大战爆发后,日本朝野好战分子,都认为大战是变中国为日本附属国的绝好时机。1914 年 12 月,日本政府正式确立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 年 5 月,袁世凯被迫答允了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英、法、俄、意等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本身已陷入欧战,为了保存自己侵华的既得利益,竞相与日本妥协和勾结。1917 年春,英、法、俄、意等国纷纷与日本订立密约,迎合讨好日本,出卖中国。在大战期间,惟有美国是日本独霸中国的一大心患。美国在与日本的抗衡中,政治上有争夺也有勾结,经济上则乘虚而入,渗透扩张。1917 年 11 月在华盛顿与日本签订的蓝

    7、辛石井协定则是美国政治上妥协日本,经济上抗衡和威胁日本的文证。摘编自陈国清简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若干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侵华格局的变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参考答案 (1)变动:由列强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中国,美日竞争局面逐渐形成。(2)影响:日、美对中国侵略加剧,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觉醒;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则演变为日本独霸;根据材料

    8、“蓝辛石井协定则是美国政治上妥协日本,经济上抗衡和威胁日本的文证”可知美日竞争局面逐渐形成。第(2)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对中国而言,由于日、美对中国侵略加剧,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即“短暂的春天”;最后,对中国的政局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6.(2018 四川成都三模,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 1941 年 8 月举行大西洋会议,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内容如下:3不

    9、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设法恢复各民族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一切国家享有世界贸易及取得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内安居乐业,使全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公海航行自由不受阻碍;世界各国均应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应解除实施侵略威胁或有此可能的国家的军备,同时赞助与鼓励实行裁军。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后来成为了各国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摘编自李巨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0、识,概括大西洋宪章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哪些共同诉求。(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西洋宪章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 (1)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保护生命安全,谋求生活保障;各国自由选择社会制度(政府形式);贸易的自由化与平等互利等。(2)反映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自由、民主的愿望;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可知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根据材料“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设法恢复各民族横遭剥夺

    11、的主权和自治权”,可知各国自由选择社会制度(政府形式);根据材料“一切国家享有世界贸易及取得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可知贸易的自由化与平等互利等;根据材料“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内安居乐业,使全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可知保护生命安全,谋求生活保障;根据材料“世界各国均应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应解除实施侵略威胁或有此可能的国家的军备,同时赞助与鼓励实行裁军”,可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第(2)问,结合大西洋宪章颁布的目的和结果分析。7.(2019 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

    12、测试,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651975 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甚至余震还波及西欧,形成了反战国际联盟。反战运动开始于 1965 年,反战人员“超越政治见解、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年龄、肤色的差别”。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如 1965 年纽约书评的编辑们曾发起过一次反对约翰逊总统战争升级的请愿活动,之后学生群体以开展宣讲会与抵制征兵的方式参与和平活动。1968 年,越战导致的美国士兵死亡人数达到两万两千人,厌战情绪蔓延到军队内部,数千名越南战争退伍老兵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高喊“胡志明,民族解放阵线必胜”的口号,并扔掉了他们在越战中获

    13、得的勋章。受反战运动影响,新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庄严宣告“我要结束这场战争”。摘编自朱美娣越战时期美国国内的和平反战运动研究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反战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参考答案 (1)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具有国际性;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广泛;反战形式多样;以民间力量为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盛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越南战争导致美国人民遭受沉重损失。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1965 1975 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甚至余震还波及西欧,形成了反战国际联盟”可知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具有国际性,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反战运动开始于 1965 年,反战人员超越政治见解、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年龄、肤色的差别。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如 1965 年纽约书评的编辑们曾发起过一次反对约翰逊总统战争升级的请愿活动,之后学生群体以开展宣讲会与抵制征兵的方式参与和平活动”可知参与人员广泛,反战形式多样;以民间力量为主。第(2)问,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分析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7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单元质检岳麓版选修3.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