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育才学校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普通班)物理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点、点电荷、试探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B重心、合力都体现了等效思想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D伽利略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B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C在直流电源对外供电的过程中,
2、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3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 A和 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 A、B 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带电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将带正电荷的物体 C移近导体 A,A、B 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且分别带正电和负电B. 将带正电荷的物体 C移近导体 A,只有 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且带负电C. 将带正电荷的物体 C移近导体 A,再使 A、B 分开少许,稳定后A、B 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且分别带负电和正电 D. 将带正电荷的物体 C移近导体 A,再使 A、B 分开少许,稳定后 A、B
3、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向下移动时( ) ( )AA 灯变亮、B 灯变亮、C 灯变亮BA 灯变亮、B 灯变亮、C 灯变暗C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灯变暗DA 灯变亮、B 灯变暗、C 灯变亮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 2倍,把另一根对折2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相同电压后,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 A14 B18 C116 D1616如图 1所示,A、B、C、D、E、F 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已知A、B、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1V、6V 和 9V。则 D、E、F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A、
4、7V、2V、1V B、7V、2V、1V C、-7V、-2V、1V D、7V、-2V、1V图 1 图 2 图 3 图 4 7如右图所示,是电阻 R1和 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成了、三个区域,现把 R1和 R2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的总电阻设为 R,下列关于 R1和 R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R 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R 1 R 2B、R 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R 1 R 2C、R 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R 1 R 2D、R 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R 1 R 2 8如图 2,用绝缘细线拴一带负电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则:( )A
5、、在 a点悬线张力最小 B、在 b点小球速度最大C、小球在 a点的电势能最小 D、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9如图 3所示,a、b、c、d 是滑动变阻器的 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 P向接线柱 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A.c和 d B.a和 c C.a和 b D.b和 d10如图 4,电源内阻不计。为使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可采取以下那些方法( )3A.增大 R1 B.增大 R2 C.增大 R3 D.减小 R211.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 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 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为 v,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
6、半径变为原来的 1/2,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 U,则( )A.导线内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变为原来的 1/4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I/16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 v/8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1612.如图所示的 UI 图象中,直线 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为某一电阻 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 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AR 的阻值为 1.0 B电源电动势为 3V,内阻为 0.5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3.0W 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 1.5W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2分。13 题每空 2分;14 题 3分。把正确答
7、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现有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A直流电源 6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 03 A(内阻 0.1 以下) C直流电流表 0300 mA (内阻约为 5 ) D直流电压表 015 V(内阻约为 15 k) E滑动变阻器 10 ,2 A F滑动变阻器 1 k,0.5 A(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用序号表示)(2)试按图甲电路将图乙所示器材连成电路14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在实验中,他取一段长为 16 cm的铅笔芯,用多用电表测量其电阻大
8、约为 4 .该同学要较精确地测量铅笔芯的电阻,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4A电源 3 V(内阻不计) B电流表 03 A(内阻 0.1 ) C电流表 0600 mA(内阻 0.5 )D电压表 03 V(内阻 3 k) E电压表 015 V(内阻 200 k) F滑动变阻器(010 ,1 A)G滑动变阻器(01 k,300 mA)(1)除开关、导线外,实验中要求能够在电压表上从零开始读取若干组数据,需要选用的器材有: _ (填写字母代号);(2)该同学记录了实验数据,并画出了该铅笔芯的伏安特性曲线,证实了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该铅笔芯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下图中的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
9、,共 40分。)15(12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 L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拴住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的小球,线的上端固定于 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30角时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开始摆动,当摆到 A点时速度为零,此时 OA恰好处于水平状态,设整个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拉直状态,静电力常量为 k,忽略空气阻力求:(1)判断小球电性; (2)BA 两点间的电势差 UBA; (3)匀强电场的场强 E的大小16(12 分)如图所示为两个电阻的 IU 图线,由图可知(1)甲乙两电阻阻值之比 R1:R 2为多少?(2)给甲乙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则通过的电流之比 I1:I 2为多少?(3)若甲
10、乙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则电压之比为多少?517(16 分)如图所示,水平绝缘光滑轨道 AB的 B端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粗糙绝缘轨道 BC平滑连接,圆弧的半径 R=0.40m。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 E=1.0104N/C。现有一质量 m=0.10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轨道上与 B端距离 s=1.0m的位置,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 C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 q=8.010-5C,取g=10m/s2,求:(1)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运动到 B端时的速度大小;(2)带电
11、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 B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3)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摩擦力对带电体所做的功各是多少。6育才学校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普班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C2C3C4D5C6B7A8C9D10B11. B 12.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2分,13 题每空 2分;14 题 3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 (1)CE (2)14 (1)ACDF (2)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40分。)15解:(1)若小球不带电,则从 A点释放,将运动到与 A点等高
12、的地方,而实际上小球没能运动到与 A点等高的地方,所以电场力对小球做了负功,电场力水平向右,而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则小球带正电;(2)小球 1从 B到 A过程,由动能定理得:qUBAmgLcos30=00解得:U BA= (3)BA 间沿电场线的距离为:d=L+Lsin30在匀强电场,有:E= 7所以联立三式得:E= 16解:(1)电流为 2A时,甲、乙的电压分别为 5V、10V;故甲的电阻为:R 1= ,乙的电阻为:R 2= ;甲乙两电阻阻值之比为:R 1:R 2=1:2;(2)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根据 I=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故有:I 1:I 2=2:1;(3)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根据 U=IR,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故有:U1:U 2=1:2;17.解:(1)设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解得:设带电体运动到 B端的速度大小为由运动学公式得:解得:(2)设带电体运动到圆轨道 B端时受轨道的支持力为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N=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带电体对圆弧轨道 B端的压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3)因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则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为设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对此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8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