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贯通五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课件.ppt

    • 资源ID:939928       资源大小:1.54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贯通五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课件.ppt

    1、专题贯通 (五),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理清发展线索,欧风美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发展历程,时期,自然经济解体 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9 世 纪 中 期,发展历程,时期,(1)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2、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 影响: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9 世 纪 60 90 年 代,发展历程,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3、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概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帝国主义在一战后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20 世 纪 初 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间资本总额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三年间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19 世 纪 末,发展历程,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

    4、原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许多企业毁于战争中 概况:抗战时期,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商品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陷入绝境,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碰撞交融,表现,历史背景,时期,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逐渐推广,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以后,在被迫

    5、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鸦片战争以后,表现,历史背景,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改革开 放以后,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落后现象被取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发展历程,时期

    6、,交通业的发展 轮船运输:民国以后,逐渐发展,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 铁路交通: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公路交通: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航空运输: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20世纪初及民国时期,交通业的起步 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立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铁路交通: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19世纪6090年代,发展历程,时期,现代化交通业的出现 轮船运输:新中国成立后,

    7、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萎缩 公路交通: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铁路交通:火车由蒸汽机车发展到今天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 航空运输: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历程,时期,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业:民报新青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成为宣传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电影业:定军山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渔光曲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逐渐走向成熟,20 世 纪 初,大众传媒的出现 报刊业:维新运动时期,形成国人办报的高潮,19世纪中后期

    8、,发展历程,时期,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 报刊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与其他类型报刊并存,种类多,内容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电影业: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题材主要是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电视业: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008年,“中星9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互联网: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003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 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新 中 国 成 立 后,曲折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9、的探索,发展历程,时期,(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 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 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 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计 划 经 济 体 制 的 确 立,发展历程,时期,(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

    10、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社 会 主 义

    11、 经 济 建 设 的 曲 折 发 展,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展历程,时期,(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12、,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历程,时期,(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过程: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历程,时期,(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

    13、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对外开放的深入 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洞悉史界新说,经济动因,政治动因,直接诱因,利用农业积累实现工业化,配合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严峻的粮食供需矛盾,支持工业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改造,保障国家粮食供给,19531985年,通过统购统销政策,我国农业无偿地为工业化提供了 6 000 亿元左右的资金积累,统购统销政策使得数量广大而分散的小农群体自觉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建立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既保证了基本的军需民用,也保证了工业建设的原料需求,购销价格 “倒挂”,影响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长期严重的购销价格“倒挂”使得国家粮食经营费用逐年增加,财政负担加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贯通五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课件.ppt)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