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题型专练题型3.1经济发展特征——古今中国经济政策演变(A卷).doc

    • 资源ID:938640       资源大小:27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题型专练题型3.1经济发展特征——古今中国经济政策演变(A卷).doc

    1、1题型 3.1 经济发展特征古今中国经济政策演变(A 卷)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公元前 6 世纪至 3 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议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 先秦之时,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

    2、民负担。公元前 81 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 “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 。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汉武帝的经济主张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各自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答案】 (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均贫富,开源节流,节用裕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涉甚少;汉武帝对商人征收重税,打击富商大贾,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多。(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出现;工商业发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写自然

    3、经济产生不给分) 。 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材料二 自公元 1500 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

    4、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限时:35 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2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节选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 。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海路”的兴衰情况及其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

    5、加以评价。(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答案】 (1)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兴衰情况: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渐衰败。兴盛原因:唐后期到宋朝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政府的重视;政府重视,唐朝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络” 、 “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等信息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依

    6、据材料一“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渐衰败。第三小问,兴盛原因:结合所学,抓住唐宋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特征来分析,可归纳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以及政府对外贸的重视。衰落原因:结合所学,从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传统朝贡赏赐两个角度回答即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按货物精粗而定,大都为百中取二,或百之三四,由行商承保代缴(政府指定的十三行商人称行商) 。正项的钞税,似属有限,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 (简称规礼) ,即纳入经手官

    7、吏私囊的各色繁杂费用。雍正初年,整顿财政,将规礼归公,每年总额常超出海关的正额。规礼归公之后,新之规礼又随之而生,据乾隆年间的调查,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材料二 1859 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 ,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 ,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什费,计征漏洞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

    8、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 ,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关税征收的特点,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4(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造成哪些影响【答案】 (1)特点:税率较低;行商代为缴纳(没有专门的征收机构) ;制度不规范(缺乏明确完整的海关制度) ;政府承认规礼合法性。原因:海禁政策限制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封建制度下对

    9、人治的认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海关制度的完善;低关税有利于传统手工业品出口。 (2)变化:外国人控制海关;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关税税率不自主;海关兼领洋务活动;海关插手内政外交。影响:中国海关出现半殖民化;推动海关制度近代化进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方便外国商品打开中国市场。第(2)问, “变化”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新关正式成立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 ,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外国人控制海关、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关税税率不自主、海关兼领洋务活动、海关插手内政外交等。“影响” ,依据所学知识从半殖民化、海关制度近代化、洋务运动、打开中国市场等角度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题型专练题型3.1经济发展特征——古今中国经济政策演变(A卷).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