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14一组实验的评价教案.doc

    • 资源ID:938541       资源大小:18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14一组实验的评价教案.doc

    1、- 1 -专题 14 一组实验的评价一组实验的评价通常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考查,是高考或模拟考试常考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究物质的性质典例 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空的海绵状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 Na+,无K+C向盛 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1 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 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D将 0.1molL1 MgSO4溶液滴入 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 CuS

    2、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蓝色沉淀Cu(OH)2的 Ksp比Mg(OH)2的小【答案】D二、比较难溶物质的溶度积大小典例 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2 -A在平衡 3KSCN+FeCl3 Fe(SCN)3+3KCl 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KCl 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平衡逆向移动B 向 AgI 沉淀中滴入 KCl 溶液 有白色沉淀 Ksp(AgCl)KspFe(OH)3C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无Fe2+D分别将乙烯与二氧化硫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两种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原理相同

    3、- 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二者的非金属性强弱,A 错误;B、向 2mL 0.1mol/L MgCl2溶液中加入 2 mL1mol/L 的 NaOH 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然后再滴加 2 滴 FeCl3,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由于氢氧化钠过量,则一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说明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常数大于氢氧化铁,B 不正确;C、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但不能排除亚铁离子,C 错误;D、乙烯和二氧化硫均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原理相同,D 正确,答案选 D。四、比较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典例 4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

    4、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操作 现象 结论A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 KI-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 NO2为酸性气体B 将过量的 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酸性:HClH 2CO3C向等浓度的 KCl、KI 混合液中滴加 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 Ksp(AgI)D 取久置的 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答案】C五、离子的检验典例 5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 结论- 4 -A 向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I 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 sp(AgI)B 向某溶液中

    5、滴加氯水后再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向 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 还原性强于 ClD加热盛有 NH4Cl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 固体可以升华【答案】C六、物质的检验典例 6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验证二氧化硫漂白性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看溶液颜色是否褪色B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 KIO3 取食盐试样,溶于 KI 溶液,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5 -D 验证 Ksp(

    6、AgI)K sp(AgCl)向含等物质的量 NaCl、KI 的混合液中滴加 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溴水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能检验漂白性,A 错误;B、产生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被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掩盖,不能证明含有氯化亚铁,B 错误;C、碘酸钾氧化碘化钾需要在酸性溶液中,得不到实验目的,C 错误;D、向含等物质的量 NaCl、KI 的混合液中滴加 AgNO3溶液,通过观察沉淀颜色可以证明碘化银和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相对大小,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首先产生沉淀,D 正确,答案选D。七、排除干扰因素典例 7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

    7、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钾盐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 K2CO3B向含有含少量 FeCl3的 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 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间后过滤除去 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C常温下,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加少量 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 Ksp(BaCO3) Ksp(BaSO4)DC2H5OH 乙醇与浓硫酸 170 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答案】B- 6 -八、物质性质的推断典例 8 下列叙述 I 和 II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叙述 I 叙述 IIA NH4HCO3是弱酸弱碱盐 NH4HCO3是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B向 NaCl 与 AgCl 的浊液中滴加 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Ksp(Ag 2S)K sp(AgCl)C Al 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Al 有一定的非金属性D SO2和 CO2分子组成与性质相似 SO2与 Na2O2反应生成 Na2SO3【答案】B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14一组实验的评价教案.doc)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