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十二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互为同系物B.聚氯乙烯塑料中由于含有碳碳双键而不能用作食品包装材料C.酸性 KMnO4溶液可以用来鉴别苯和乙酸D.油脂硬化和蛋白质水解的反应类型相同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B.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纤维素、聚乙烯、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萘( )含有 5 mol 碳碳双键B.CH3CH CHCH
2、3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可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D.异丁烷的三氯代物的种数和七氯代物种数不同4.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5.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在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在 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
3、应结束;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 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将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较纯的硝基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较纯净的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大,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B.配混合酸时,先加浓硝酸,再慢慢加浓硫酸,并不断搅拌2C.反应控制在 5060 下进行,应采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反应液中D.步骤中粗产品用 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主要是除去残余的硫酸、硝酸6.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对银杏叶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常用的技术有溶剂提取法、蒸馏法、升华法、结晶法、超声波提取法等。下列关于分离
4、提纯实验仪器和操作正确的是 ( )图 Z12-1A.用装置 a 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B.操作 b: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用装置 c 进行蒸馏操作,将有机溶剂分离出去得到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D.结晶后利用装置 d 将晶体与溶剂分离开7.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甲、乙、丙是三种典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A.甲属于芳香烃B.乙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C.丙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吸收峰D.甲、乙、丙均易溶于水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5、( )A.正丁烷与 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聚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 FeBr3存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D.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水洗后分液9.已知 (x)、 (y)、 (z)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 )A.z 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x、y 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x、y、z 中只有 x 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x、y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10.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B.乙苯、苯乙烯均能发生取代
6、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C.1 mol 苯乙烯最多可以与 4 mol 氢气加成,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共有 5 种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乙苯和苯乙烯11.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 Z12-2 是青蒿素的结构,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Z12-2A.青蒿素分子式为 C15H20O5B.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C.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D.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12.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原因 结论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
7、碳碳双键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与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4D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13.双环己烷 C12H22( )的二氯代物中,氯原子不在同一个环上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3 种 B.12 种 C.11 种 D.10 种14.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B.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C.1 mol 有机物 在一定条件下能和 6 mol NaOH 反应D.分子式为 C4H7ClO2,可与 NaHCO3溶液反应产生
8、 CO2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6 种1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被提纯物质 乙醇(水) 乙醇(乙酸) 乙烷(乙烯) 溴苯(溴)除杂试剂 生石灰 氢氧化钠溶液 酸性 KMnO4溶液 KI 溶液分离方法 蒸馏 分液 洗气 分液16.中科院研究所首次实现了 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CO 2转化过程如图 Z12-3 所示:图 Z1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功能催化剂可提高 H2的转化率 B.汽油主要是 C5C11的烃类混合物C.a 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D.图中 a 和 b 互为同系物17.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
9、用试剂及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5选项 有机物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A 葡萄糖与果糖 钠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B 蔗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蔗糖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蓝的是蛋白质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18.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包括立体异构)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式为 的一溴代物有 4 种B.分子式是 C4H8O2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6 种C.分子式为 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D.分子式为 C5H12O 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8 种19.金刚烷可用于合成治疗某流感的药物,工业合成金刚烷的流程如图 Z12-4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10、确的是 ( )图 Z12-4A.环戊二烯的分子式是 C5H6B.环戊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可用溴的 CCl4溶液鉴别 X、Y 两种物质D.Y 与金刚烷互为同分异构体20.已知:CH 3CCH+CO+CH 3OH M,N+CH3OH M+H2O。其中 M 的结构简式为 CH2C(CH3)COOC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M 互为同系物 B.N 转化为 M 的反应为加成反应C.M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D.N 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专题限时集训(十二)1.C 解析 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动物脂肪不互为同系物,A 错误;聚氯乙烯塑料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 错误;酸性
11、KMnO4 溶液与苯和乙酸均不反应,但苯不溶于水,乙酸和水互溶,可以用来鉴别苯和乙酸,C 正确;油脂硬化和蛋白质水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 错误。2.A 解析 乙醇含OH,乙酸含COOH,均与 Na 反应生成氢气,均为置换反应,且二者可发6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A 正确;乙烯、氯乙烯均含碳碳双键,而聚乙烯不含双键,则只有乙烯、氯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错误;分馏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将固体燃料隔绝空气加强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C 错误;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3.C 解
12、析 因为萘( )中是苯环结构,没有碳碳双键,A 错误。CH 3CH CHCH3 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的 4 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B 错误。苯萃取溴水中的溴,上层有颜色;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下层有颜色;酒精和溴水互溶,所以可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C 正确。异丁烷化学式为 C4H10,分子中有 10 个氢原子,三氯代物和七氯代物种数相同,D错误。4.C 解析 A 项分别属于取代反应、氧化反应;B 项都属于加成反应;C 项分别属于取代反应、加成反应;D 项分别属于物理变化(萃取)、加聚反应。5.C 解析 水浴加热时,温度计应测量水的温度,不是插在反应液中。6.B 解析 分液时,为避免两
13、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 错误;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B 正确;用装置 c 进行蒸馏操作,温度计测蒸气的温度,故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 错误;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D 错误。7.B 解析 甲中含有 O,不属于烃,A 错误;乙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能够与醛发生缩聚反应,B 正确;丙的结构不对称,核磁共振氢谱有六种吸收峰(),C 错误;甲属于酯类,难溶于水,D 错误。8.C 解析 正丁烷与 2-甲基丁烷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互为同系物,A 错误;聚乙烯中不存在
14、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错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在FeBr3存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 正确;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然后分液,D 错误。9.B 解析 z 为立方烷,z 中只有 1 种氢原子,z 的一氯代物只有 1 种,z 的二氯代物有 3 种(2 个氯分别处于立方烷的邻位、面对角线、体对角线),A 正确;x 中有 5 种氢原子,x 的一氯代物有 5 种,y 中有 3 种氢原子,y 的一氯代物有 3 种,B 错误;x 中所有碳原子都为 sp2杂化,结合单键可以旋转以及苯和乙烯的结构可知,x 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y
15、 中含 2 个饱和碳原子,z 中 8 个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y、z 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C 正确;7x、y 中含碳碳双键,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 正确。10.A 解析 题述反应类型为脱氢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 正确;乙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 错误;1 mol 苯乙烯最多可以与 4 mol 氢气加成,所得产物为乙基环己烷,其一氯代物共有 6 种,C 错误;乙苯和苯乙烯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 错误。11.C 解析 青蒿素分子式为 C15H22O5,A 错误;青蒿素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有机溶剂提取,B 错误;青
16、蒿素是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C 正确;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具有氧化性的“OO”,D 错误。12.B 解析 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A 错误;纤维素和淀粉的聚合度不同,使得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 错误;乙酸乙酯与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 错误。13.D 解析 的一氯代物有 4 种,分别为 、 、 ,二氯代物中氯原子不在同一个环上,则当一氯代物为时,二氯代物有 4 种: 。当一氯代物为 时,二氯代物有 3 种: 。当一氯代物为 时,二氯代物有 2 种:。当一氯代物为 时,二氯代物有 1 种: 。
17、所以二氯取代物的个数=4+3+2+1=10。14.D 解析 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A 正确;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均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B 正确;此有机物中含有 4 个酚羟基、1 个羧基和 1 个酯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和 6 mol NaOH 反应, C 正确;分子式为 C4H7ClO2,可与 NaHCO3溶液反应产生 CO2,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C 4H7ClO2可写成C3H6ClCOOH,C3H6ClCOOH 可以看成氯原子取代丙基上的氢原子,丙基有 2 种,即正丙基和异丙基,正丙基含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异丙基含有 2
1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分子式为 C4H7ClO2且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的有机物有 5 种,D 错误。15.A 解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乙醇中的水,蒸馏可得到乙醇,A 项正确;虽然乙酸与8NaOH 发生反应,但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分离出来,B 项错误;酸性KMnO4溶液能将 CH2 CH2氧化成 CO2,引入了新的杂质,C 项错误;Br 2可将 KI 氧化为碘单质,而 I2能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D 项错误。16.A 解析 多功能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的速率,不能提高 H2的转化率,A 错误。汽油主要是 C5C11的烃类混合物,B 正确。a 是异戊烷
19、,有 4 种氢: ,所以 a 的一氯代物有 4种, C 正确。图中 a 为异戊烷,b 为正庚烷,a 和 b 互为同系物,D 正确。17.D 解析 A 项,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B 项,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使溴水褪色;C 项,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不是变蓝色。18.D 解析 先确定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溴代物,中含有 5 种 H,故其一溴代物有 5 种,A 错误;分子式是 C4H8O2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HCOOCH2CH2CH3、HCOOCH(CH 3)2、CH 3COOCH2CH3、CH 3CH2COOCH3,共 4 种,B 错误;分子
20、式为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CH2 CHCH2CH3、CH 3CH CHCH3、CH 2 C(CH3)2,不考虑顺反异构只有三种,C 错误;醇的官能团为OH,剩余为戊基,戊基有 8 种,故分子式是 C5H12O 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8 种,D 正确。19.B 解析 环戊二烯的分子式是 C5H6,A 正确;环戊二烯分子中含有 1 个饱和碳原子,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B 错误;X 中含有碳碳双键,X 能使溴的 CCl4溶液褪色,Y 中不含碳碳双键,Y 不能使溴的 CCl4溶液褪色,C 正确;Y 与金刚烷的分子式都是 C10H16,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D 正确。20.C 解析 N 为甲基丙烯酸,化学式为 C4H6O2。N 属于酸、M 属于酯,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A 错误;N 转化为 M 的反应为酯化反应,B 错误;CH 2 C(CH3)COOCH3中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酯基上的碳原子均为 sp2杂化,M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C 正确;N 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中链状的就有 5 种,分别为 、 、 、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