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4567891011答 案1B(A“手机电脑等媒介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错,原文第 1 自然段的相关表述为“改变着” ,时态错误。C “其实不影响人们对有用信息的涉猎选择”错,原文相关表述为“影响着” ,相关信息见原文第 4 自然段。D“只有选择宽泛的阅读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分析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表述为“不同的阅数读需求往往决定着他们的阅读方式是宽泛的浏览还是深入的研究” 。 )2C(“认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同等重要错,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事实上,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技术,其本质应是辅助性的” 。 )3C(“必定会选择娱乐消费性的内容”说法有误,原文第 3 自然段的相关信息为“越来
2、越倾向于物质消费的表面性盲从性” , “必定会”的表述过于绝对。 )4C(“促使节新篁自省”错误。由文意可知,不是范诗促使节新篁自省,而是节新篁突发心脏病,邻里友善热情地相助使高傲的节新篁深感愧疚而自省。 )5淡泊名利,直而有节。他爱竹师竹,先教书后做研究,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活得直而有节。清高孤傲,与世无争。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 ,邻居求竹他拒绝,这些都反映了他作为知识分子与世无争和清高孤傲的性格。勇于自省,与邻为善。节新篁突发心脏病,因为有邻里帮助而及时入院,住院期间他勇于自省,为自己过往的不当行为而惭愧,并决心主动改善与邻里的关系。6暗含对比
3、,突出节新篁的性格特征, “家家都有院子” ,但别家却没种佳竹;丰富小说内容,突出主题,节新篁后来转变性格融入大众,他的“慕节”将会影响更多人;推动情节的发展,节新篁愿传授邻家引竹之法。7A(材料一中说的是“致力于建设中国创业创新第一镇” ,而非选项所说已经实现。 )8D(通过概括材料二、三可知,中国特色小镇以旅游业为主导,向多元产业结构发展;而法国格拉斯小镇从香水产业延伸到农业加工、旅游和休闲等多个领域,重点开拓旅游市场。二者的发展路径并不相同。 )9材料一报道侧重介绍中国特色小镇的兴起案例,彰显特色小镇产业强、水平高等特点;材料二从整体介绍我国特色小镇在国家推动下的发展趋势,体现出当前我国
4、特色小镇发展的发展状态与未来趋势;材料三以法国格拉斯小镇发展为例,强调特色小镇产业的纵向深入与横向跨界融合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借鉴。 (每点 2 分)10B(“社伏威遣其将王雄诞攻之”是一个连动句,意思完整,不应断开;断开后, “王12雄诞攻之大战于苏州”语意不顺,可排除 A、C 两项。 “进逼之”是“进军逼近杭州城”的意思,意思相对完整,不应断开;断开后, “逼之战于城下”语意不顺,可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1C(“子通冒用隋朝皇帝名义”的解说不正确。李子通已僭位称帝,国号“吴” 。 )12C(“此后所向无敌,攻下吴郡后建国定都”的分析不正确。李子通攻打辅公祏时,反而
5、被辅公祏打败,所以不能说“所向无敌” 。此外,李子通入据江都时就已建国,攻下吴郡后只是在杭州定都。 )13 (1)左才相逐渐猜忌李子通,李子通就离开他,接着率领部众渡过准河,与杜伏威会合。 (“稍” “引”各 1 分,句意 3 分。 )(2)李子通又向东逃到太湖,聚合失散的人员,得到 20000 人,在吴郡袭击沈法兴。(“走” “亡散”各 1 分,句意 3 分。 )14D(“含蓄委婉,慷慨悲壮”错,应是“通俗易懂,自然纯朴” )15.表达出了对妻儿的关心思念。面对来使,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表现出诗人对妻儿的深切关怀;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诗人年亊已高,愁病交加,却还得忍受与
6、妻儿的分离之苦,不禁悲从中来;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儿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 底皆因功名难就.(每点 2 分)16、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2)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7B(A“所以”有误,前文没有与“所以”对应的关联词,因果关系不成立。其二、 “输入”和“援引”的语序不当, “援引”在前“输入”在后,由浅入深、从轻到重更合逻辑。C从前文“痛批中国古老文化、崇拜西洋文化”来看,后文与之形成轻微的转折关系,应是强调徐悲鸿“也在寻求民族文化强盛之根” 。D有两处不恰当:一是“输入”
7、和“援引”的语序不当;二是从句子严整、对应的效果来看, “也不忘”无法与前文“他在”相对应,同时“不忘”还有一种虚妄之感,在文中缺少依托。所以综合来看选择 B 项最恰当。 )18A(开天辟地:神话中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后来用“开天辟地”指宇宙开始或有史以来,句中取“有史以来”之意。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或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大公无私: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13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难分伯伸: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相得益
8、彰: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9D(此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贡献给绘画艺术”搭配不当,应将“贡献”改为“奉献” ;二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文化建设、文化保藏和文化输出” ,从前提到结果、从对内到对外,是合乎逻辑的顺序。综合以上两点,答案为 D 项。 )20、 “静”是中国古典园林自己独特的韵律,不论它依傍何种流派。 “静”会使园林的全部构建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 “静”的消失,会使园林的整体风致无处寻找。21新加坡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均为第一;在测试的三大领域中,亚洲国家的数学具有显著的相对优势;中国大陆学生的读相对不够。 22、材料分析:可以从
9、正面、反面、综合三大角度来思考。正面立意示例:创新 分享 感恩反面立意示例:拼搏奋斗是为了获得精神的愉悦和人生的升华,而不要被物质所圈囿。奖励应该立足于精神鼓励,而不是物质刺激综合立意示例:感恩、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领导的出发点很好,但我们要以恰当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对中学生而言,精神奖励胜过物质奖励。参考译文 李子通是东海丞具人。年少时穷地位卑下,靠打鱼捕猫为生。居住在乡里时、见到头发花白手提重物的老人,必定代为效劳。本性喜欢周济别人,家中没有积着。隋朝大业末年,贼寇首领左才相、自称博山公、李子通依附于他,凭其武力得到左相的倚重。乡人有陷入贼寇的,李子通必定护卫保全。当时,群盗都是
10、凶暴残忍的、只有李子通宽厚仁慈,所以很多人都来归附他,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子通就拥有部众 10000 人。左相逐渐猜忌李子通,李于通就离开他,接着率领部众渡过准河,与杜伏威会合。不久他们被隋朝将领来整打败,李子通率领剩余的部众奔往海陵,又招得士卒 20000 人,自称将军。起初字文化及任命隋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子通率领部队攻打他。陈棱南面向沈法兴求救,西面向杜伏威请求出兵援助。沈法兴与杜伏威两人各带领部队到来,杜伏威驻扎在清流,沈法兴守住杨子,相隔数十里。李子通采纳毛文深献的计谋,招募江南人伪装成沈法兴的士兵,夜晚袭击社伏威的军营。杜伏威不明白,痛恨沈法兴侵犯自己,也派兵袭击沈法兴的军营。二人因
11、此相互猜疑谁也不敢先进军。李子通得以用全力攻打江都,并攻克14了江都城,陈棱又投奔了杜伏威。李子通进入并占据了江都,把他的部众都俘虏了。李子通趁机僭位当了皇帝,国号称“吴” 。丹阳贼寇首领乐伯通率领 10000 多人马来投降,李子通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李子通又在废亭进攻沈法兴,杀了他的仆射蒋元超,沈法兴放弃城池,乘夜逃跑,于是李子通占据了晋陵等郡。李子通得到原沈法兴的府掾李百药,任命他为内史侍郎,让他主掌文书;任用他的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让他主掌礼乐。由此隋的郡县和江南士人多来归附李子通。后来杜伏威派辅公祏攻下丹阳,进军驻扎在溧水。李子通来攻打他,反而被辅公祏打败。李子通又向东逃到太湖,聚合
12、失散的人员,得到 20000,在吴郡袭击沈法兴。攻破吴郡后,李子通率领他的官兵在杭州定都。不久,杜伏威派遺部将王雄诞攻打李子通。双方在苏州大战,李子通被击退,便退兵守住杭州城。王雄诞进军逼近杭州城,双方在杭州城下开战,李子通又被打败。李子通力尽,向柱伏威请求投降。杜伏威把他抓起来,并将他和他的左仆射乐伯通一起押送长安,把他拥有的地方全部收复。唐高祖李渊不但未治李子通的罪,还赐予一所宅第、五顷田地,赏赐钱物颇多。等到杜伏威入朝,李子通对乐伯通说:“杜伏威已来长安,江东尚未安定,我的那些旧部,大多在江南,我们到那儿召集他们,可以建立大功于天下了。 ”于是一同逃跑,到蓝田关时,被官吏抓获,和乐伯通都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