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931983       资源大小:151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1、1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是一门超越经验领域,从而到达了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的学问。上述观点共同表明A. 哲学是众多具体经验的总和B.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对立的C. 哲学思想是人们反思的产物D. 哲学是对具体经验领域的抽象【答案】D【解析】题目中,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及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是

    2、一门超越经验领域,从而到达了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的学问。上述观点共同表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即哲学是对具体经验领域的抽象;D 选项入选。A 选项错误,哲学不是经验的总结。B 选项与题意不符。C 选项表述错误,哲学是人们实践的产物。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物是观念的集合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气者,理之依也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选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

    3、精神,由此可见,符合2题意,可以入选;不符合题意,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不符合题意, “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3.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明真正的哲学A.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B. 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能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C. 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力

    4、量D. 是“科学之科学” ,可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答案】A【解析】【详解】 “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说明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A 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B 说法不准确;真正的哲学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C 中“物质力量”说法错误;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 说法错误。本题选 A。4.在纷繁复杂的人间变化中,人们总会感叹容颜易逝、人心易变、岁月易老。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

    5、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在纷繁复杂的人间变化中,人们总会感叹容颜易逝、人心易变、岁月易老,上述材料告诉我们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绝对运动而未涉及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3案选 D。5.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难免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借助“都行“可以” “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观念,舒缓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找寻力量温膜内心。这主要体现了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6、C.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 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要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信心、决心、意志等能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推动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C 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反作用,不体现意识的本质,A 项与题意不符;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 项说法错误;客体的作用是事物自身固有的,不通过实践也能完成,D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点睛】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7、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6.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姹紫嫣红。通过“思维的眼睛” ,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通过感官的眼睛和思维的眼睛,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现象,而且透过现象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意识能够认识世界,不体现4意识能够改造世界,项与题意不符;意识是

    8、对物质的反映,不能独立于物质之外,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点睛】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7.“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7 年 9 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进行实地测产,亩产达 620.95 公斤,这有望使中国 28 亿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 “海水稻”的研发

    9、推广变更了农业认识的主体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 “海水稻”的研发推广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项符合题意;农业认识的主体永远是人,不能更变,项说法错误;“海水稻”的研发推广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而不是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D。【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

    10、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58.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 。科学家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有“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

    11、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因被很多人相信所以成为了真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发展真理奠定了物质基础真理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和不断完善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认识是否成为真理有其客观标准, “很多人相信”并不是认识成为真理的原因,故错误;认识不属于物质范畴,新认识不能为发展真理奠定物质基础,故错误;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 ,但科学家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有“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并为设计和创

    12、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真理需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和不断完善,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故正确。故选C。9.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当时孔子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地方的县长,向老师问政治。孔子给他指点迷津,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D. 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答

    13、案】A【解析】【详解】 “欲速则不达”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A 项符合题6意;材料强调的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BC 项与题意不符;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规律办事,而不是按常规办事,D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0.2018 年 3 月 22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2018 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几十年来,她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在荒山野岭问寻找化石、修复化石、研究化石。她的研究成果颠覆

    14、了学术界对四足动物起源的认识,否定了总鳍鱼类具有内鼻孔的结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四足动物的起源问题。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深化人类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荣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获得研究成果颠覆了学术界对四足动物起源的认识,否定了总鳍鱼类具有内鼻孔的结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四足动物的起源问题,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深化,说法错误

    15、;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11.下列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诗句是A. 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B、C、D 蕴含的哲理相同,A 说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答案选 A。考点: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712.“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02 所牵头、国内 94 家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研发团队历经 8 年持续艰苦攻关,先后突破总体

    16、设计与优化、大厚度钛合金载人舱设计制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蛟龙”号研制与应用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棱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这说明载人潜水嚣的研制成功离不开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精神活动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是大量持续的探索和研究的必然结果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 【答案】D【解析】材料是表明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离不开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离不开意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不是说明“离不开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不选;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活动,不是精神活动,错误;“先后

    17、突破总体设计与优化、大厚度钛合金载人舱设汁制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说明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是大量持续的探索和研究的必然结果,正确;研发团队历经 8 年持续艰苦攻关,最后才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核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这说明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D。13.垃圾分类一直都是各地政府头疼的事。南京市政府过去是每月给每户居民免费发放袋子,靠督导员监督。现在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企业对执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奖励积分,3 个积分兑换 1 个鸡蛋。这一方式实现了垃圾分类从被动向自愿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比购买服务前后垃圾分类的成效,启示政府要根据事物固

    18、有的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实现管理创新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实现职能转变善于运用从关键部分出发的思维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摒弃事物虚假联系以消除居民对政府管理的抵触情绪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中政府购买服务前后垃圾分类的成效,启示政府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联系,8实现管理创新,正确;这一方式实现了垃圾分类从被动向自愿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启示政府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实现职能转变,正确;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关键部分出发,错误;“摒弃事物虚假联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A。14.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

    19、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们在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方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上述观点:体现了现代人尊重生命的绿色价值观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依赖于人类的一种存在物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本质诉求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角度诠释了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A. B. C. D.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题干中,人们在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方面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该观点体现了现代人尊重生命的绿色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本质诉求,故正确

    20、;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错误;“人是自然界的征服者”说法错误,排除。故选 A。15.下列语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图寓意最为相近的是A. 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B.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C.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D.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答案】B9【解析】【详解】漫画中“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从人生价值角度来说,体现要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 不合题意,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观点;B 符合题意,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体现的是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

    21、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C 不合题意,体现的是联系的多样性;D 不合题意,该说法与漫画寓意无关;正确选项为 B。【点睛】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16.为更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安部分三批试点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新号牌采用以“绿色”为主色调,式样增加了专用标识,既可实现区分管理、便于识别,又能彰显新能源特色、技术创新。专用号牌的试

    22、点推广坚持了“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工作方法区分不同事物特点,提升其辨识度说明普遍的经验对特殊具有指导意义便于分清普通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主次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增加专用标识,实现区分管理、便于识别,这说明专用号牌的试点推广有利于区分不同事物特点,提升其辨识度,正确;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能特殊性表现出来,将专用号牌的试点进行推广说明普遍的经验对特殊具有指导意义,正确;试点推广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工作方法,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矛盾的主次关系问题,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3、原理1.普遍性: 即共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10要求(方法论) :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特殊性: 即个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二者的关系: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

    24、性,不断实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7.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肯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促进旧事物消亡,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辩证否定不论是对旧事物,还是新事物,都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不是全盘肯定或否定,故错误项;

    25、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成分,而非保留旧事物,故项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促进旧事物消亡,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故项正确;正确选项为 B。【点睛】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1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

    26、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 (4)辩证否定的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18.“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 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 L2 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

    27、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 “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及意识的能动性,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入选;“嫦娥四号”奔月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有具体的任务及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表明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入选;

    28、中“矛盾的普遍性” 、中“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的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都不选。故答案选 B。1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深化财税、金融、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从唯物史观看,深化改革12A. 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B. 是为了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C. 要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D. 根本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避免体制障碍【答案】B【解析】A 选项错误,要从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C 选项错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

    29、展。D 选项错误,深化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题目中,从唯物史观看,深化改革是为了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故 B 选项入选。20.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要求是基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设问要求。试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要求

    30、回答提出相关要求的原因,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因,入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入选;与材料中的相关要求不能构成因果关系,都不选。故答案选 C。21.“红船精神” ,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0 多年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这给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人生启示是准确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坚定理想与信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以人民为中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贡献与索取的统一13A. B. C. D. 【答案】D

    31、【解析】人生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材料没有体现自我价值、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排除。材料中,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说明青年人应坚定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符合题意。故选 D。22.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这蕴含的道理是: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作为物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产物A. B. C. D.

    32、 【答案】A【解析】【详解】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通过一枚小小的邮票,表达了思乡之情,说明了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项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项说法错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

    33、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 ,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A.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14B.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C. 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 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答案】B【解析】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 ,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 正确。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A 颠倒了二者关系;C 不选,材料中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没有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需求层次由经济社会发展决定

    34、,D 错误。【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名师点晴】(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既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区别。(2)文化与综合国力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本考点在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时,一般不会单独考查,而是作为文化作用的一部分进行考查。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知识要点的全面性,防止以偏概全,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孙子兵

    35、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 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C.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却出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说明了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传承性,C 适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对15经济、政治的反映,A 说法错误;B、D 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25.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

    36、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项符合题意;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同民族文化间只有特色,没有优劣,项说法错误;材料表明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涉及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问题,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37、C。【点睛】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指文学,好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风格(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3)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 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26.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A. B. C. D.

    38、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同国家的建筑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格,这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了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适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该题答案选 D。考点:文化的多样性2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 受教育程度B. 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C. 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答案】D【解析】【详解】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 项符合题意;ABC 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D。【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

    39、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28.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展示了文物的物质价值,也向人们讲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既有趣又不失内涵,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创新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根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 国家宝藏

    40、的成功启示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17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项符合题意;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项说法错误;材料不强调文化创新的根基,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点睛】新时代,我们更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9.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帐,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

    41、树,永不老去。 ”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的乡愁属于传统文化,但题中乡愁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无关,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故排除。本题答案选 B。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

    42、鲜明的民族性。30.“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瞻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 ,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 ,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宽空虚。这表明“孝”文化的基本特征应该因时而变“孝”文化的发展应该注入时代精神对“孝”的判断和选择具社会历史性“孝”文化中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重要18A. B. C. D. 【答案】D【解析】在当今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说明对“孝”的判断和选择具社

    43、会历史性, “孝顺”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孝“文化的发展应该注入时代精神,两项符合题意;当今时代“孝”文化仍保留着基本特征“物质赡养” ,说明其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项观点错误;“孝”文化中情感、知识赡养和物质赡养都非常重要,项观点错误。答案选 A。31.在 2017 年 4 月举行的第 27 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 5400 多册优秀图书集中亮相,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反映了中国文化得到外国读者的普遍认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A

    44、.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也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错在“普遍” ;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32.有人这样说中国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汉字像一幅画,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如下图)。材料表明19A.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 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 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答案】A【解析】

    45、材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标识,汉字像一幅面,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A 项符合题意;中华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 项说法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 项说法错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的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们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史书典籍是中

    46、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33.“正能量”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但一些博主将其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使其得到广泛传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这一现象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20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 【答案】D【解析】题中事例微博将其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使其得到广泛传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表明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

    47、突出,同时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项观点错误,大众传媒并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大众传媒并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是主要手段,故排除。【考点定位】大众传媒、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知识归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必备术语(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生产力

    48、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5)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6)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7)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4.在 2018 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故宫博物院接受捐赠的丝路山水地图重新呈现在国人面前。 丝路山水地图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充分展示了明代中叶中国人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 丝路山水地图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进一步印证了世界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助于我国丝路考古等方面的研究A. B. C. D. 【答案】B21【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