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九江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畏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
2、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3.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4.中东战纪本末是戊戌变法期间最畅销的书籍。其中写道“迨观日报所述,始知华军中虽有充数之卒伍,绝无拒敌之心情,是故日兵甫至,华兵骤遁,偶有枪炮之声起于华垒,亦全不以命中为意。 ”材料描述的该战争A导致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 将战火从东北
3、扩大到了京津地区C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5.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 ”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2A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 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 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6.1911 年 10 月 12 日,刚刚到达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孙中山从一份地方报纸上看到一个有关中国的消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便是尽快回国,以实现亲自领导革命的夙愿。这
4、一消息应是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华民国成立 C清帝退位 D同盟会成立7.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8.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9.1927 年冬天至
5、 1928 年春天, “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个疑问。 ”为了及时回答这个疑问,毛泽东发表了A 井冈山的斗争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0.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年份钢铁和机械 棉纱及棉制品 棉花 矿砂及金属1925 年 65 207 38 291928 年 72 158 34 211931 年 93 79 29 163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B南京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 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
6、条11.“不平等条约”是政治上、道义上的说法,在国际法和外交上意义不大。条约是国家之间的协议,信守条约是法律原则。 “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国际法上行不通, “修约”是国际常态。以下符合材料思想的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 B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扶清灭洋”C民国时期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D新中国初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2.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 7个工程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13.周
7、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1956 年 6 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 “百家争鸣”的方针 B “百花齐放”的主张C “文化革命”的观点 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5. “
8、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 “文革”时期倡导的这种文艺创作模式反映出A该时期文学艺术繁荣 B文艺创作有规律可循C政治决策冲击到文艺 D人们的政治热情高涨416.1964 年 10 月 16 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7.“1978 年春天,27 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人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 ”。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
9、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 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18.希腊公民认识到他们都是同一文化的所有者,但这并未能阻止他们相互之间进行战争,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主权独立的国家,并经常相互战争。这说明古代希腊A习惯于把战争当成维护文化统一的手段B相同的文化并不妨碍对独立自治的珍视C广泛的海外贸易不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D城邦体制有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19.“文艺复兴”的愿意是“复活” “再生” ,表面上看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但实质却是A.知识分子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B.古典文学家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再
10、生与复活C.借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D.复兴古典文化使之为意大利人服务20.文艺复兴时期,但丁指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国王也是为百姓而存在。材料反映出但丁A.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 B.鼓励公民罪囚生存自由C.强调“民贵君轻”思想 D.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21.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5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22.“人民的议员就
11、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23.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
12、植到社会科学领域24.20 世纪 20 年代, “先享受,后付款”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广告的通用口号。1925 年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达 4875 亿美元,并在以后各年中继续增加,直至货物的 15都以分期付款方式售出。新型消费伦理A奠定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 B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C促进企业大力革新生产技术 D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25 小题 26 分,26 小题 16 分,27 小题 10 分,共计 52 分)25 (26 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古希腊城邦是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理想国中各阶级具备各自的美德,不相僭越,城邦就达到了“正义” 。柏拉
13、图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6因而对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城邦的统治者属于第一等级的公民,统治者的灵魂是由黄金构成的,具有智慧的美德。孔子编撰的尚书中所记录的君王,都是被儒家所认定的“明君贤王” , 尚书中记录了上古“明君贤王”在选任继任者时,是通过大臣举荐并经过多年考察其德行和才能是否符合条件,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摘编自许天蓝论(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兼与(尚书)政治理想之比较等材料二 论语与理想国对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视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深思。历史经验证明,道德的软约束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最终无不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方式,而
14、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也最终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摘编自彭文龙(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的相通之处。 (8 分)(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形成的背景。 (8 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论语与理想国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4 分)26.(12 分)有学者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棉纺织业发展的过程” ,其产生的巨大力量“将工业化这个滑翔机拉着飞上天空” 。阅读下列材料:7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业发展,成为早期工业化的核心产业,与国家
15、政策的支持分不开。而棉纺织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的约束相对较少,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也引发了技术创新,带来了棉纺织部门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1771 年,阿克莱特和他的合伙人在曼彻斯特德文河谷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成为生产的标准样式。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材料二 棉纺织业的惊人增长,带动了英国经济的“起飞” 。首先,机器化的生产模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其次,棉纺织业所获得的利润为其他部门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最后,生产管理模式也很快向各行各业扩展
16、,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取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完成下列任务:(1) 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8 分)(2) 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工业化进程特点,说明棉纺织业是怎样带动英国经济“起飞”的?(8 分)827.(10 分)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及意义。9九江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 5:D、D、B、C、B610:A、D、A、A、C1115:C、B、D、A、C1620:A、B、B、C、A2124:A、C、D、D二、非选择题25.(26 分)(1)相通
17、之处:都倡导贤人治国(或德治) ;都将德、善作为政治的终极目标,试图建构一个美德政治的国家;都强调社会等级性;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8 分)(2)柏拉图: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凸显;雅典城邦政局混乱不堪;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兴起。孔子: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社会矛盾激化;上古(商周)时期敬德、重民思想的影响。(12 分)(3)启示: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方式;必须法治与德治并用,要将法治的理念融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6 分)26.(16 分)(1)原因:国家政策支持;市场扩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工厂制度建立。 (8 分)(2)特点:由轻工业到重工业。 (2 分)提供机器化生产模式;提供资本积累;提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6 分)27.(10 分)(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理论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五个理论成果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