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2练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备考加分练.docx

    • 资源ID:925533       资源大小:19.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2练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备考加分练.docx

    1、1第 32 练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8 年适应性调研,24)春秋末年,社会结构已逐渐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形成了士、农、工、商“四民” 。该变动出现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A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B贵贱等级的界限渐趋崩溃C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D官府控制工商局面被打破2(菏泽市 2017 届高三 3 月模拟,2)吕氏春秋载:“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从事农业,不仅是为了地理的出产,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民力就能专一。 ”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 )A加强农业管理 B限制人口流动C灌输法制观念 D强

    2、化社会管理3(山西省五校 2018 第一次联考,25)汉初改变了秦朝“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的做法,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汉初政策的变化( )A是立足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是致力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4(梅州 2017 年 3 月质检,26)“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材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5(成都 2017 二诊,25)司马

    3、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 )2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6(皖南八校高三 2018 届第一次联考25)据记载,唐代除对传统的盐、铁等大宗商品进行国家专营专卖外,中期后还进一步增加了对茶、丝等多种商品的专营专卖。这说明( )A国家放弃了抑商政策 B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剧C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 D官营手工业日益扩大7(湖南 2018 仿真试题,24)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用度,自有余饶

    4、。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D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8(莆田 2018 毕业班质检,26)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 )A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C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9海禁,

    5、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禁海” “迁海” “南洋贸易限令” “一口通商”等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A B3C D10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111756 年,多年不到浙江贸易的英国商船迭连北上宁波,引起乾隆疑虑:“顾向来洋船

    6、进口,俱由广东之澳门等处,其至浙江之宁波者甚少。近年乃多有专为贸易而至者。将来熟悉此路,进口船只不免日增,是又成一市集之所。在国家绥远通商,宁波原与澳门无异,但于此复多一市场,恐积久留居内地者益众。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 ”这说明当时( )A粤海关一口贸易政策已开始执行B宁波成为重要通商口岸C对外贸易从属维护政权安全考虑D天朝上国观念遭到冲击12(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 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清朝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请求“开放更多口岸,实现中英直接通商贸易”的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朝拒绝开放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英贸易中国白银

    7、大量外流B中英贸易威胁国家边境安全C中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以中国为中心的保守世界观4答案精析1D 材料表明,人们对社会阶层的划分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和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度的衰落,由此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人们对社会阶层的划分即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故 D 项正确。2D 材料说明古代统治者“重农”用意是层层递进的,最终达到强化社会管理的目的,故 D 项正确。3B 材料强调对经济活动控制的减弱,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A 项错误;通过“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放松对民间的控制,从而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故 B 项正确;根据“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

    8、经营的局面”可知私人收入也有很大增长,故 C 项错误;材料里描述对经济管制的放松,没有涉及到社会分配问题,故 D 项错误。4C 材料不涉及工商业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可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故 D 项错误。5C 材料中司马迁提出根据不同商人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原则,说明其并非完全赞同汉武帝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故 A 项错误,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汉朝的社会风气及司马迁对其态度,故 B 项错误;司马迁认为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商人和商业进行引导,

    9、而非颠覆儒家义利观,故 D 项错误。6C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一直持续到明清,唐代只是出现某种松动,故 A 项错误;盐、铁、茶、丝专营专卖并不能反映国家财政困难与否,故 B 项错误;专营专卖能够表明唐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好,政府也希望能够通过专卖制度获取利益,故 C 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商业,而非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无关,故 D 项错误。7D 根据材料“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说明此时已形成全国统一的税制,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厚本抑末”可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 B 项错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能推动家庭手工业发展,但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兴旺,故 C 项

    10、错误;材料措施强化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因而维护着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故 D 项正确。8A 盐商从事食盐交易,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由封建政府颁发的盐引(即官方授予的食盐经营许可证),而且,盐商获取以及销售食盐的场所同样也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故 A5项正确。9A “禁海”限制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故正确;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限制了国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从而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故正确;限制对外贸易,不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正确;海禁不利于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10C 材料“洋船出入,严行盘

    11、验”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 “夷人有事必须申报”反映了政府闭关锁国是为了严格控制中外接触,故 C 项正确。11C 根据材料“由广东之澳门等处” ,并未一口通商,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至浙江之宁波者甚少” ,宁波并非为重要通商口岸,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恐积久留居内地者益众。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 ,乾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不愿开放宁波,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清政府对外商到宁波贸易的看法,故 D 项错误。12D 材料没有涉及中英贸易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英贸易威胁国家边境安全,故 B 项错误;中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得出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本质上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保守世界观的体现,故 D 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2练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备考加分练.docx)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