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六国论练习2苏教版必修2.doc
-
资源ID:923614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六国论练习2苏教版必修2.doc
1、1六国论 练习 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大概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 再:第二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C成以其小,劣之。D英雄乐业。3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
2、之地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D洎牧以谗诛4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六 国 论(节选)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5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罪秦:认为秦有罪。 B曾:竟。2C视:比照。 D向使:原先的使命。E是以:因此,属介词“以”的宾语提前,
3、 “以”:因为;“是”:代词,代这个原因。6对“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只是他们最终没能做秦国所做的事。B只是他们最终没有攻克秦国,反倒替秦做了许多事。C希望他们不要打败秦想打败的国家。D只是他们最终不愿做秦国所做的事。7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之处在于_;不同之处是_。8李桢的“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_。他认为六国“视秦无异也” ,是因为_。他的观点的局限性在于_。试卷答案: 1B(“厌”应译为“满足” 。 )2B(例句与 B 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3D(例句中的“以”和 D 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 ;A 项中“以”释为“凭借” ;B 项中“以”释为“以致” ;C 项中“以”释为“拿” 。 )4C(C 中“异”解释为“以为异” ,是意动用法,A、B、D 项中加点字为使动用法。 )5D(应为“假使” 。 )6A7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8六国其一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有擅形变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显露了一种天命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