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7流域综合开发大小卷双测.doc

    • 资源ID:922098       资源大小:79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7流域综合开发大小卷双测.doc

    1、1小卷 17 流域综合开发限时:60 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河流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即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形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即把自然河流的复杂形状变成梯形、矩形及弧形等规则几何断面;河床材料硬质化,即渠道的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防洪工程的河流堤防和边坡护岸的迎水面也采用这些硬质材料。材料二 19621971 年,美国对位于佛罗里达州中南部基西米河进行了渠道化改造:将蜿蜒的自然河道改造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达到了尽快宣泄

    2、洪水的目的。然而渠道化后的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在随后展开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只有大约 1/3 的河道被回填,且涉及的河道附近多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带。材料三 基西米河的位置及基米希河渠道化工程前后的河道情况。(1)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改造的原因是什么?(2)河流渠道化对流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3)试提出恢复该河原有生态面貌的措施。(4)推测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答案】 (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大;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

    3、;泥沙淤积严重;汛期多发洪涝灾害。(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滩地和湿地,两岸的河滩、沼泽等湿地由于缺水而减少;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3)拆除硬化河床的混凝土;回填被渠道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形状;恢复两岸的河滩、湿地;设计类似自然状态的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等。(4)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2)根据材料,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的河床、河道、水文、地貌物质组成等都有影响,故渠道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对水文、生物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文方面的影响:堆

    4、放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河滩沼泽湿地消失,河流水质恶化;生物方面的影响:鱼类和水禽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河道及其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生态修复工程以恢复原貌为主,拆除人为工程,恢复河流原有地质地貌,回填被渠道化的河道,恢复原有河道弯曲形状;恢复两岸的河滩、湿地;设计类似自然状态的上游水库运用方式等。(4)该流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由于拆除渠道工程带来的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小东江的水是从东江湖湖面以下 60 米的坝底流出,坝底水温常年保持

    5、在 812C,每年 79 月的日落时分,雾气开始轻凌于碧波之上,翌日凌晨则弥漫于河谷之间,云山雾水,如梦如幻,形成“雾漫小东江”神秘景观。东江湖流域面积广阔,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标准,常温水、冷水、热水资源兼具,成就了“东江鱼”的优良品质。流域内鱼类养殖和加工业作为资兴市重点产业,本着“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宗旨,探索出“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图为东江湖流域与小东江示意图。2(1)分析“雾漫小东江”神秘景观形成的原因。(2)说明大东江水电站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3)分析东江湖流域发展渔类加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 (1)夏季白天气温高,江水蒸发作用和植被蒸腾作用强,江面水气充

    6、足;落日后坝底流出的冷水使小东江水温急剧下降,水温与气温的强烈差异致使近地面水汽凝结成雾;峡谷地形,流域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对夏季东南季风起阻挡作用,风力小,雾气不易消散。(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形,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山区人口少,移民搬迁少;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电力需求大。(3)鱼类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原料充足;知名度高,市场广阔;重点产业,有政策支持;产业现代化水平高,加工技术先进;企业与农户合作,饲料生产、鲜鱼养殖、产品加工成本低。(2)开发水电站的优势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降水较多且有充足,河流流量较

    7、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有天然建站优势,单位造价成本低,当然也要考虑资金、技术、市场以及移民数量等。大东江水电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形,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山区人口少,移民搬迁少;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电力需求大。(3)渔类加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以按照一般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来进行分析。东江湖流域鱼类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原料充足;知名度高,市场广阔;重点产业,有政策支持;产业现代化水平高,加工技术先进;企业与农户合作,饲料生产、鲜鱼养殖、产品加工成本低,因此适宜发展鱼类加工业。3阅读图文

    8、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地震区,穿行于高山峡谷,出岷山后向南从成都平原西缘穿过。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岷江出山口河段。都江堰水利工程(图 b)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出山口处,始建于公元前 256 年。该工程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而岷江洪水泛滥时又成为一片汪洋;该工程修建后,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 60%。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挖沙,即“深淘滩” 。2000 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修葺和完善,尤其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外江闸与多处引水工程。(1)简述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影响。(2)分

    9、析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3)分析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4)推测外江闸关闸的时段(枯水期或洪水期) ,并说明理由。【答案】 (1)修建前:涝灾多发;带来肥沃土壤。修建后: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发生频率。(2) (与外江相比, )内江位于河流凹岸,流速较快,泥沙淤积量较少,水深较深。(3)岷江输沙量大,该河段泥沙大量淤积。挖沙可减少内江泥沙淤积,加深河床,增加枯水期宝瓶口进水量;年初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便于挖沙。 建设计划。除了已建的小型灌溉工程和 8 座大坝之外,计划再建 19 座大坝。材料二 下面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等高线图,右侧为 H 城气候图和附近河

    10、谷沙洲示意图。3(1)说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含沙量特征,并阐述依据和原因。 (2)分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的原因。 (3)简述图中大坝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说出大坝修建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原因。 【答案】 (1)含沙量大。 依据:河流多沙洲分布。 原因:降水多,强度大;地形坡度大,易受侵蚀。 (2)地处低纬度,全年都可以种植水稻;高沙洲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没;洲头以下地区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土壤不易被侵蚀;冬半年为枯水期,水位低,沙洲出露面积大。 (3)主要建在支流的中、下游地段。 原因:支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干流河宽,水流平缓;支流的上游地段为别国领土。 (4)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山地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 (3)读图可知,图示大坝主要建在支流的中、下游地段。大坝建设与河流落差、流量有关,支流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大,流域内降水量大,水能丰富;干流河宽,水流平缓,不利于大坝建设;支流的上游地段为他国领土。 (4)大坝修建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该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山地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滑坡、泥石流多发。


    注意事项

    本文(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7流域综合开发大小卷双测.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