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920229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

    1、112 诗经二首关雎【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2、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理解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美好情境。【学习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2、兴的表现手法。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1、 诗经是我国第 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 篇诗歌。原本只称 诗 ,在先秦典籍里通称 ,汉代以后,儒家奉它为经典,始称诗经 。 2、 诗经包括“ 、 、 ”三部分。 “风”为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是“大雅”和“小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大雅(31 篇) ,

    2、小雅(74 篇) ,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贵族所作;“颂”包括“周颂” 、 “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3、表现手法有 、 、 。赋为陈述(直接铺叙) ;比为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 、 、 、 、 ”合称为诗经 “六义” 4、 诗经中的诗歌多以 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章节常反复,多用叠字。5、 关雎这首诗是 305 首中的第 首。 二、【自主学习】21、正音。 睢鸠( ) 窈窕( ) 好逑( ) 荇莱( ) 寤寐( ) 辗转( ) 芼( ) 钟鼓乐之( ) 2、解释加点的字。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

    3、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3、根据注释与借助工具书,弄清课文的意思。三、【初步感知】1.这是一首写什么内容为题材的诗?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2.脉络分析:全诗可分为三章,请概括。 四、 【品读探究】1、理解前两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2、阅读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蒹葭3【学习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3、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学习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感受诗歌画面美。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画面美、人性美。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蒹葭( ) 伊人( ) 溯洄 ( ) 萋萋( ) 晞( ) 湄( ) 跻( ) 坻( ) 涘( ) 沚 ( )2、解释下列字词。 苍苍: 伊人: 溯洄: 洄: 从: 阻: 溯游: 宛: 萋萋: 晞: 湄: 跻: 坻: 采采: 未已: 已: 涘: 沚: 3、根据注释与借助工具书, 翻译全诗。三、合作探究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2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3、 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四、拓展延伸1、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4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 (齐读课文,小组讨论)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3.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