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黄河颂(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919485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黄河颂(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1、15 黄河颂光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体验感受并背诵诗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浓烈的爱国热情。【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点燃激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2、,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 ,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了解作者,明确背景1.作者介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

    3、后风行全国。2.背景简介:1938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 1939 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四、朗读课文,把握情感1播放录音范读,学生听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 (配乐黄河颂 )要求:()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

    4、的词。 ()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2检查学生字词(1)给下列字注音。巅(din) 峰 屏障(pngzhng) 狂澜(ln) 哺(b)育 澎湃(pengpi) 磅礴(png b)流泻(xi) 宛(wn) 转 九曲(q)连环 气魄(p) 浊流(zhu)(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狂澜:巨大的波浪。2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4.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学法指导:朗读提示:(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

    5、情地朗读。 (2)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 “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五、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 ,哪个词是关键?明确:“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那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博大的血脉和精神。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发出了颂歌。 2.请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诗的层次。明确:绘黄河(序曲)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最后四句) 。3

    6、. “颂黄河”之前,作者望到黄河什么景象?由哪一个字统领?统领了哪些内容? 这些景象分别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明确: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 “望”字统领, “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 ” 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选择不同的立足点,对黄河全方位进行描写: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4.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主要内容依次是: 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的历史贡献;其次是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他学习的誓言。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黄河颂(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