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C)工人阶级(D)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2 晚清政府实行“ 新政” 的目的是(A)取得外国列强信任(B)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C)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D)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3 清末“新政 ”的主要内容包括(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4 1902 年至 1911 年,在我国
2、发生的爱国运动主要有(A)拒俄运动(B)收回利权运动(C)保路运动(D)抵制美货运动5 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有(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康有为6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组建的革命团体有(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科学补习所7 三民主义中“ 平均地权”的基本方案包括(A)核定地价(B)按价征税(C)涨价归公(D)按价收买8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包括(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9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开展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是(A)
3、民报(B) 新民丛报(C) 万国公报(D)湘报10 1911 年,直接参与领导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A)共进会(B)文学社(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11 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出现的复杂形势包括(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B)政权被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篡夺(C)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D)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规定有(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分设行政、司法、立法机关(C)实行君主立宪(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13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4、因为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A)组建了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政党(B)建立了中华民国(C)提出了比较系统的革命纲领(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主要包括(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C)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15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主要表现在(A)大力扩充军队,剥夺人民民主政治权利(B)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投靠帝国主义(D)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16 为了投靠帝国主义,袁世凯的卖国行为表现在(A)签订“善后大借款 ”合同(B)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C
5、)进行 “西原借款”(D)大肆进行尊孔复古17 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中依靠的西南军阀是(A)陆荣廷(B)陈炯明(C)昊佩孚(D)唐继尧18 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包括(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9 简述清末“ 新政” 的主要内容及其破产。20 简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21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22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开展了哪些革命工作?23 如何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局限性?24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6、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25 简述保路风潮。辛亥革命同步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6 【正确答案】 B,C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8
7、【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9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0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1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2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4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6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7 【正确答案】 A,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8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
8、下列问题。19 【正确答案】 (1)为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清王朝于 1901 年 4 月宣布实行“新政”。(2)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是改革学制,提倡新学,废除科举考试;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3)1906 年清政府宣布 “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速开国会的要求,
9、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并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1911 年 5 月,又成立了被讥为“皇族内阁” 的责任内阁。这不仅引起立宪派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陷入了无法统治下去的境地。【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0 【正确答案】 (1)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治国大计,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但被拒绝。从此,孙中山放弃改良王张,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路。(2)同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10、合众政府” 为革命纲领,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3)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着手联络广东各地会党、绿林和防营进行武装斗争。1895 年 10 月,孙中山决定进行广州起义,但由于事先走漏消息,起义失败,他本人也流亡国外。1900 年 10 月,孙中山又在惠州举行起义,最终失败,但博得了许多人的同情,对民族民主革命起到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1904 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 中华民国 ”,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1 【正确答案】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11、,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2)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20 世纪初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是随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深感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走向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2 【正确答案】 (1
12、)著书立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的 警世钟和猛回头 ,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重要的有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以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也为成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组织基础。(3)创建资产阶级政党。1905 年
13、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3 【正确答案】 (1)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中,革命派也未能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做出完全正确的回答,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后来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2)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3)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
14、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4)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4 【正确答案】 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5 【正确答案】 (1)1911 年 5 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集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 国有”名义将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 商股。清政府在铁路利权问题上的政策,激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慨和反抗。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风潮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全面兴起。(2)在保路运动中,四川省尤其强烈。各省立宪派本来倡导文明保路,但遭清政府镇压。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竞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 30 多人,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