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考法学类(政治学概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 ) (A)共产党宣言(B) 德意志意识形态(C) 哲学的贫困(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 ( )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C)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3 暴力论国家起源说的要害是把国家看作 ( ) (A)一种暴力(B)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C)伦理道德观念的实现(D)阶级斗争的产物4 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是旧的社会分工和_的消除。 ( ) (A)城乡差别(B)阶级(C)私有制(D)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5 社会
2、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以_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 ) (A)革命(B)自行消亡(C)改良(D)战争6 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_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 (A)民族资产阶级(B)工商业者(C)商人阶级(D)知识分子7 _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 ) (A)垄断国家(B)法西斯国家(C)金融资本国家(D)福利国家8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无产阶级专政(C)实事求是(D)社会主义建设9 采取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 ( ) (A)美国(B)英国(C)法国(D)瑞
3、士10 我国没有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特别行政区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D)三权分立制度11 西方国家公布法律的权力一般属于 ( ) (A)议会(B)国家元首(C)司法机关(D)行政机关12 _作为中央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13 当代民族问题的核心是 ( ) (A)地区民族冲突(B)殖民掠夺(C)民族解放运动(D)霸权主义14 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建立的是 ( )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青海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 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中的领导核心是 ( ) (A)思想领导(B)组织领导(C)政治领导(D)军事领导16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 ( ) (A)社会环境的影响(B)生活环境的影响(C)自然环境的影响(D)国家性质的影响17 _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也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 (A)人民群众(B)工人阶级(C)知识分子(D)农民18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_,把企业推向市场。 ( ) (A)政企分开(B)党政分开(C)依法行政(D)精简机构19 国家的根本属性体现于 ( ) (A)固定的领土(B)统一政权(C)定居的居民(D)国家主权20 国际政治的主题是 ( ) (A)战争与和平问题(B)战争问题(
5、C)发展问题(D)和平与发展问题二、多项选择题21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的三个主要结果是 ( ) (A)部落联盟的出现(B)私有制出现(C)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D)家庭开始成为经济单位(E)出现了金属货币22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宗教有 (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E)儒教23 民主的含义包括 ( ) (A)公民与政权的关系(B)国家结构形式(C)政体问题(D)国家活动的原则(E)国家形态24 立宪君主制可分为 ( ) (A)等级君主制(B)二元君主制(C)议会君主制(D)中央集权制(E)专制君主制25 我国的人民法院包括 ( ) (A)基层法院(B)中级法院(C)高级
6、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E)专门法院26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不平等是指各民族 ( ) (A)文化上的不平等(B)政治上的不平等(C)经济上的不平等(D)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E)事实上的不平等27 无产阶级政党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包括 ( ) (A)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C)自我批评的作风(D)表扬的作风(E)不骄不躁的作风28 从社会的阶层结构角度而言,政治文化可以区分出不同的_政治文化。 ( ) (A)职业群体(B)社会团体(C)年龄群体(D)区域(E)社区29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不同有 ( ) (A)有无公共权威(B)利益构成不同(C)内容不
7、同(D)行为主体不同(E)阶级属性不同30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分化为 ( ) (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同盟国(D)北约(E)协约国三、名词解释31 国家32 福利国家33 议会共和制34 民族区域自治35 多党制四、简答题36 简述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范围。37 简述革命与改良的区别。38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权的含义及其审查类型。39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40 简述政治文化的三个层次在政治文化结构中的地位。41 简述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含义。五、论述题42 试述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43 试述民族问题对国际政治生活影响的表现。自考法
8、学类(政治学概论)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大分工,剩余产品增多导致私有制出现;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当中分离出去,产生了直接交换的商品生产;第三次则是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阶级出现,并最终使社会分裂为阶级对立。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暴力论国家起源说的要害在于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
9、量而否认了国家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概括地说,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的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卜最高类型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礼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渐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就逐步自行消亡。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被更替,而是以自行消亡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7 【
10、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西斯国家足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已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邓小平理论以实事求是为精髓,“实事”就是一切事物,“求是”就是找出规律,总的来说就是找出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所谓委员会制,是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制度,亦称“合议制”。瑞士联邦是采取委员会制的典型。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
11、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基础。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西方国家中,议会享有立法权,但按程序通过的法律草案须由国家元首进行公布。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它作为中央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当代民族问题的核心就以地区民族冲突的新形式表现出来,地区民族冲突就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的民族冲突,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中东、中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
12、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有三种类型:A 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BD 是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为基础,同时包括一个或几个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C 是由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乍识记。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政治领导是核心、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本质。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给人影响,在各种礼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下,个体就形成
13、了特定的政治观和行为模式,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是推动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也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最。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政企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能否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问题。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
14、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事实正是如此,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以: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其产生了二个结果:第一,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第二,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第三,部落联盟的出现。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
15、中国惟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是道教。2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论述,我们认为,民主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2)民主又是政体问题;(3) 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根据君主实际权力和地化的差异,立宪君主制又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形式。25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在我国,人民法院有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四级以及各类专门法院。26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不平等是指政
16、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而不是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27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无产阶级政党的三大作风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28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政治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从社会的阶层结构角度看,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社会团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及不同社区的政治文化。29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表现在: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问;政治行为主体不同。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17、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国的内政和外交问题是至关重要的。30 【正确答案】 C,E【试题解析】 20 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内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加剧并分化为同盟国、协约国两大集团。三、名词解释31 【正确答案】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32 【正确答案】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33 【正确答案】
18、 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称为议会共和制。34 【正确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之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加全网的政治生活。35 【正确答案】 多党制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四、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方法论等。
19、(2)中国政治。它包括中国政治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和建设、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和决策过程、政治发展、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等问题。(3)比较政治。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史、政治过程、比较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以及地区研究和国别政治研究等。(4)公共政策。包括决策科学、政策分析以及对各类政策的专题研究等。(5)行政管理。包括行政学原理、国家公务员制度、人事行政学、行政法学、领导科学、市政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6)国际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现代国际关系与我国外交政策、外交学与外交及领事业务、现代战争与和平以及国际战略学等
20、问题。37 【正确答案】 (1)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2)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3)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革命阶级推翻旧的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必然要遭到旧的统治阶级的激烈反抗。所以,革命不是一种和
21、平的进化过程,而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它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38 【正确答案】 (1)违宪审查是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决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对象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政府根据法律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采取的行政措施。(2)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构有两种类型,一是由普通法院行使;二是由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3)各国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方式有“ 事后审查” 与“事前审查”两种。39 【正确答案】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
22、人阶级的觉悟。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第四,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40 【正确答案】 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价值评价一般指的是人们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它包括人们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活动的标准,并由此形成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在某种政治文化影响下,社会成员在总体上都存在一种基本
23、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政治心理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和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它蕴涵着政治文化的遗传机制和再生功能,因而,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1 【正确答案】 (1)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动力。(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以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和活动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的。(3)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结合式样和结构状态。五、论述题42 【正确答案】 (1)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哲学的任务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自身、理解社会的视角和方
24、式,为人类的生命过程和生存活动提供价值支持。对人的理解不同,相应的政治逻辑就不同。(2)政治学的许多基本理论特别是对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哲学对人和人性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每种新的和具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消亡。(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方法论,在汲取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43 【正确答案】 民族问题特别是地区民族冲突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
25、重要地位,对国际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民族冲突经常伴随着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和暴力事件,导致大量难民逃离家园,流向周边其他国家,从而使国内民族冲突问题引起该国与周边国家的民族关系问题。难民的大量逃亡,增加了周边相关国家的负担,容易引起民族矛盾,造成国家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民族冲突又经常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不稳甚至政权的更迭,这种由民族冲突引起的政局动荡又会波及相关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2)民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民族冲突应该由有关的冲突双方或多方自行解决。而现代的民族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是在国际社会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的,其中,联合国在解决民族冲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民族冲突一方面导致在国际化解决民族冲突问题中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又会因为解决民族冲突的途径不同而引起国际社会有关国家之间的纷争。(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