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下列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A)蒹葭(B) 饮酒(其五)(C) 秋兴(D)早雁2 饮酒(其五) 中,体现诗人鄙弃世俗功名的诗句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3 下列诗句,情景交融自然天成的是(A)鸟何萃兮蒴中,罾何为兮木上(B)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4 饮酒(其
2、五) 中,体现诗人“ 得意忘言”的诗句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6 饮酒(其五) 中,包涵“ 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7 王国维认为抒写“ 无我之境 ”的代表作是(A)蒹葭(B) 饮酒(其五)(C) 秋兴(D)早雁8 饮酒(其五) 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悠然见南山(B
3、)飞鸟相与还(C)心远地自偏(D)欲辨已忘言9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谢灵运(D)王维10 在饮酒(其五) 中,上下旬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1 饮酒(其五) 中统领全篇意蕴的词语是(A)心远(B)采菊(C)真意(D)忘言12 饮酒(其五) 中体现作者陶醉自然的诗句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3 饮酒(其五) 的语言特点是(A)对仗工整(B)绚丽多彩(C)
4、长短交错(D)平淡质朴14 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A)七言律诗(B)汉乐府(C)乐府旧题(D)新乐府15 行路难中,“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所用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16 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悒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7 行路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迭宕18 行路难中,抒写借酒浇愁的诗句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
5、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9 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 行路难中,“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两句的象征意义是(A)年华虚度(B)行役之苦(C)仕途受阻(D)前程绝望21 下列典故,属于“ 言典 ”的是(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6、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2 下列文章,主要用例证法说理的有(A)容忍与自由(B) 吃饭(C) 咬文嚼字(D)我的世界观(E)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23 下列文章,体现“ 人的认识有限 ”精神的有(A)容忍与自由(B) 吃饭(C) 我的世界观(D)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E)咬文嚼字24 容忍与自由所用例证的主要领域有(A)文学批评(B)宗教历史(C)自然科学(D)政治思想(E)哲学理念25 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A)例证典型(B)深入浅出(C)旁征博引(D)自我反思(E)善用类比26 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说明论点的有(A)“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B)月轮外的“圆晕,晕
7、外霞光”(C)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D)心理学中的“ 套板反应” 原理(E)韩愈的“ 惟陈言之务去” 名言27 下列文章,主要用例证法来说明道理的有(A)寡人之于国也(B) 论毅力(C) 容忍与自由(D)吃饭(E)咬文嚼字28 下列论据,通过演绎法来证明论点的有(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B)月轮外的“圆晕,晕外霞光”(C)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D)心理学中的“ 套板反应” 原理(E)韩愈的“ 惟陈言之务去” 名言三、简析题每小题 6 分。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28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
8、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9 指出诗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及其表现意义。30 指出诗中的象征句及其象征意义。31 指出诗中的典故及其意义。32 指出本诗情感流程的特点及其原因。32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33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4 诗中有哪些情景交融方式?35 为什么说“ 丛菊” 一联是移情于景 ?36 为什么说诗中的“ 开” 、 “系”二字语意双关?37 有人认为“ 寒衣处处催刀尺 ”指的是赶制寒
9、衣急送前线打仗的出征战士,你的看法如何?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D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A
10、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案】 C21 【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2 【正确答案】 A,C,E23 【正确答案】 A,C,D24 【正确答案】 A,B,D25 【正确答案】 A,B,D26 【正确答案】 A,C27 【正确答案】 C,E28 【正确答案】 D,E三、简析题每小题 6 分。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29 【正确答案】 “ 停杯” 、 “拔剑”两句是借举止抒情。 “金樽”、“ 玉盘”两句是借酒浇愁,也属借举止抒情。这四句的表现意义:英雄失意的悒郁悲愤
11、心情。30 【正确答案】 “ 欲渡” 、 “将登”两句是借象征抒情。象征意义:仕途受阻。31 【正确答案】 “ 闲来” 、 “忽复”两句是吕尚、伊尹 “事典”,表示自己对前途仍充满信心;“长风 ”句是用宗悫 “言典”,借以展现自己的宏伟抱负。32 【正确答案】 全诗情感流程特点:起伏迭宕。原因:现实的压抑与内心的自信相互冲撞,失望与希望相间迭乘。33 【正确答案】 主要情感内容:国运衰落之悲,个人遭际之哀。具体体现在时局动荡、长安难归。34 【正确答案】 诗中的情景交融方式:融情入景和移情于景。35 【正确答案】 “ 丛菊” 不会 “开泪”,更不能开出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盛衰的眼泪,“孤舟”不会“系心”,更不能系住诗人思念长安、回归长安的心愿。显然,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心念移到了“丛菊” 和“孤舟”身上,所以称之为移情于景。36 【正确答案】 “ 开” 字既指花开,又寓意引发往日国难之思;“系”字既指系住孤舟,又寓意绊住回归长安之愿。37 【正确答案】 这说法有道理。一是仅仅指一般人都要穿的寒衣,那没有多大意义;二是征衣,意味着时局动荡,与全诗意境和诗人情感贴合,有深厚表现意义;三是历来诗中写到“ 寒衣”,多与赴役、远戍、出征相关,牵动每个家庭、整个国家,这样的“砧”声才能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