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从医学的角度评价特殊儿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远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则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变态(B)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C)当一个人出现无法顺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无法建立适当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亦将之归为异常之类(D)“不正常 ”的儿童2 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学前阶段(B)小学(C) 34 岁(D)45 岁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期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是 ( )(A)孤独自闭倾向儿童(B)多动综合问题儿童(C)弱智(D)社会适应性问题儿童4 在教育和环
2、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聪明才智指的是 ( )(A)弱智(B)超常智能(C)自闭症儿童(D)智力落后5 导致儿童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有遗传与先天性因素、外伤、肿瘤和 ( )(A)白内障(B)感染性眼病(C)沙眼(D)角膜炎6 可以通过人们不干净的手、污染的毛巾的接触传播的是 ( )(A)角膜炎(B)沙眼(C)视网膜脱离(D)意外事故7 病弱儿童的出现率因各个国家的界定不同而有所不同,大致为 ( )(A)0103(B) 0307(C) 0107(D)03068 主要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方面进行的是 ( )(A)生活能力的训练(B)认知能力的训练(C)运动能力的训练(D)语言能力的训练9 一级智力残
3、疾:IQ 值在 ( )(A)2035 或 2540 之间(B) 3550 或 4055 之间(C) 20 或 25 以下(D)5070 或 5575 之间10 语言障碍是儿童期各种发展障碍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出现率达 ( )(A)37(B) 39(C) 357(D)35911 语言障碍按照发生的环节可以分为表达性障碍和 ( )(A)接受性障碍(B)教授性障碍(C)领悟性障碍(D)掌握性障碍12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畅度异常的主要表现 ( )(A)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B)拖长语音(C)说话时不适当的语音中断(D)不爱说话13 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
4、素。这一观点出自 ( )(A)心因论(B)身因论(C)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D)自身因素影响论14 多动症儿童鉴别主要的指标是 ( )(A)表情(B)行为(C)社会交往(D)学习效果15 在幼儿园,对儿童的异常行为的发现主要通过教师的 ( )(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C)了解(D)专业角度16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哪年设计的 ( )(A)1922 年(B) 1933 年(C) 1938 年(D)1948 年17 以游戏为媒介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是 ( )(A)游泳治疗(B)注意力训练(C)听觉治疗(D)视觉治疗18 游戏治疗的思想最早源于 ( )(A)弗洛
5、伊德(B)哈葛 .赫尔玛斯(C)冉克(D)卡尔.罗杰斯19 实际上是给有语言困难的儿童提供特别的帮助的是 ( )(A)语言矫治工作(B)听觉障碍(C)视觉矫治工作(D)智力落后20 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订观察和分析的内容、方法、采集儿童在自然情景中的言语样本,分析儿童语音、词汇、句法、语言表达的情况,儿童与同伴、教师、父母及其他人的交流的情况,儿童对语言的态度,这个步骤的作用是 ( )(A)收集儿童的有关原始资料(B)系统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C)利用测查工具进行测查(D)撰写观察结果和语言矫治建议21 教师在保证原来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也要担负语言障碍儿童矫治的教育任务,所以在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必
6、然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如教学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矫治时间能否保证等,这体现了 ( )(A)系统性原则(B)个别化指导原则(C)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D)可行性原则22 在自娱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游戏除了儿歌还有 ( )(A)讲故事(B)唱歌(C)跳舞(D)画画23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 )(A)上课(B)游戏(C)玩(D)讲故事2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社会学习理论是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25 需要强化的行为在前次强化后经过某段固定的时间,再次发生就给予强化。指的是( )(A)固定比例强化(B)可变比例强化(
7、C)固定时间间隔强化(D)区别强化26 普通学前教育机构与特殊学前教育机构之间,或特殊学前教育机构内正常儿童班级与特殊儿童班级之间,定期开展共同活动的安置形态是指 ( )(A)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B)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C)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D)城乡结合的安置形态27 把教育目标分为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和个别教学目标,这个分类标准是按( )(A)教学组织形式(B)儿童的发展(C)达到目标的时间(D)目标的指向性二、简答题28 简述回归主流运动的实践中,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哪几种比较突出的回归主流教育模式。29 如何培养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30 在学前智力落
8、后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如何贯彻个别化原则?31 如何贯彻学前超常儿童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三、论述题32 试述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33 试述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内容。34 癫痫症儿童在未发病时与正常儿童没有太大的区别,由于疾病的发作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教师应注意给他们提供哪些特别的支持?四、应用题35 请联系实际谈谈在游戏治疗中,治疗者应扮演什么角色?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医学的角度评价特殊儿童,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2
9、【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前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口头语言在这个阶段发展迅速。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学前期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主要有:孤独自闭倾向儿童和多动综合问题儿童以及社会适应性问题儿童。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超常智能是指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聪明才智,它不是天生的。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导致儿童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有遗传与先天性因素、感染性眼病、外伤、肿瘤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沙眼是一种传染性眼病,可以通过人们不干净的手、污染的毛巾的接触传播。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病弱儿童的出现率因各个国家的界定
10、不同而有所不同,大致为0107。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运动能力的训练主要从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方面进行。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级智力残疾 IQ 值在 20 或 25 以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语言障碍是儿童期各种发展障碍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出现率达357。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语言障碍按照发生的环节可以分为表达性和接受性障碍。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流畅度异常的主要表现有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拖长语音和说话时不适当的语音中断。还有一些不大为人所知的流畅度障碍类型,即有的患者说话太快,不能控制讲话的语速,从而发错或者遗漏音,音节相
11、互重叠;或者发音短促,经常影响句子结构,随着发音的进行愈说愈快。这就是医学上的“慌张语态”现象,发音很难听懂。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通过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有明显的局灶性脑血流灌注减少,并以海马回和岛叶、颞叶最为常见。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多动症儿童的鉴别主要以行为为指标。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幼儿园,对儿童的异常行为的发现主要通过教师的直接观察去发现。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 1938
12、年设计的,这是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这套测验由 60 个图题组成,分为 5 组,各组题的难度递增。这些标准化的智力测验,一般要由专业人员进行。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游戏治疗最早源于弗洛伊德的思想。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之所以会感到不舒服,是因为体内能量堆集多了。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语言矫治工作实际是给有语言困难的儿童提供特别的帮助。这些特别帮助通常是通过个别教育的方式进行的,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系统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订观察和分析
13、的内容、方法,采集儿童在自然情景中的言语样本,分析儿童语音、词汇、句法、语言表达的情况,儿童与同伴、教师、父母及其他人的交流的情况,儿童对语言的态度等。特殊教育专家希费尔.布什和麦考密克认为,根据观察孩子在各种环境和情况下的语言表现所做的主观判断,可为教育干预奠定最富实际意义的基础。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可行性原则指教师在保证原来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担负语言障碍儿童矫治的教育任务,在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如教学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矫治时间能否保证等。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唱儿歌、讲故事等语言游戏就是在自娱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3 【正确答案】 B【试
14、题解析】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讲话的愿望,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社会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即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做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是指需要强化的行为在前次强化后经过某段固定的时间,再次发生就给予强化。例如:每隔五分钟观察一下幼儿是否在与伙伴友好玩耍,若在友好玩耍就给予强化。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
15、口活动模式,是指普通学前教育机构与特殊学前教育机构之间,或特殊学前教育机构内正常儿童班级与特殊儿童班级之间,定期开展共同活动的安置形态。对口活动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在各地设立了大量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心。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把教育目标分为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和个别教学目标。二、简答题28 【正确答案】 (1)资源教室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流行美国与加拿大。(2)教育配对模式。这种模式以丹表为代表。(3)咨询教师模式。这种模式实行于挪威。(4)混合服务模式。东欧国家在教育机构间进行再协调,向普通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协助。29 【正确答案】 (1)鼓
16、励视觉障碍儿童与同龄人交往。多与同龄人交往,着重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能够帮助视觉障碍儿童正确地估价自己,防止自暴自弃,克服对别人的依赖,把自己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社会活动。(2)培养视觉障碍儿童良好的个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加强修养,做到待人真诚、和气,培养开朗、热情、活泼、乐观的个性,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这就要求扩大儿童与外界社会的交往范围,使他们多经历一些事情,开阔视野,成为社会成员中积极的一分子。(3)正确运用语言与人交往。视觉障碍儿童,只能更多地依靠听觉来感知社会。有些视觉障碍儿童在与人交谈时往往高谈阔论,言过其实。教师要经常与孩子交谈,教给他们生动、新鲜、丰富的口语。使他
17、们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胆怯。语言流利、风趣,并且能够学会倾听别人讲话。30 【正确答案】 (1)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的基本原则。它是指根据不同智力落后儿重个体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订个别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2)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学前教育机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对智力落后儿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特别要重视对其发展潜能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其特殊教育的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要充分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制定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要认真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个体的内部差异,发现其
18、在认知、动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31 【正确答案】 实践表明,促进超常儿童成材,必须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在超常儿童的成材中起着启蒙作用,而且在儿童成材的全程中都在起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在超常儿童的成材过程中起着最初的定向作用。由于幼儿园的环境特点,儿童要在这里与许多人发生联系,这对于发展超常儿童的社会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促进超常儿童健康成材三、论述题32 【正
19、确答案】 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有:(1)综合多种感官法:鉴于视障儿童在获取视觉信息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对视障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时应当坚持多种感官并用的原则,从而使他们有可能得到更加丰富的刺激,也就有更多机会认识和了解周围世界。(2)表象指导法:儿童在视觉功能失去或下降后,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视觉表象,无法获得对事物形象的完整把握。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或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不同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3)愉快学习法:在教育这些幼儿时,应当从幼儿的特点出发,开展愉快教学,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给予满足,这样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4)试误法:通过尝
20、试错误,孩子可以学到更为牢固的知识,并培养出良好的信念和毅力。(5)及时反馈法:视觉障碍儿童由于存在视觉缺陷,会在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他们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的,所以要鼓励他们点滴的进步,多从正面表扬,不要过多的指责,以免压制孩子的积极性。(6)实践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更需要加强对视觉障碍儿童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不能因为视障儿童行动不便而将他们限制在家中,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33 【正确答案】 听觉障碍儿童最大的障碍是存在与人交流的困难。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其
21、他任何问题,如在情绪、行为、人格发展、社会适应以及将来的学业和职业等方面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语言训练包括以下内容:(1)听觉训练。要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高强度听力训练,促进其残余听力的使用。可以使用打击乐器做听力游戏,让儿童听到声音后“跳一跳” 或者“拍拍手”等;还可以让儿童分辨各种动物的叫声、马路上车辆的声音、玩具的声音、小朋友的声音等。(2)发音练习。有证据表明,言语分辨训练应与发音训练同步进行,同时接受两方面训练的儿童比只接受一方面训练的儿童进步更为明显。发音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运动、呼吸练习与嗓音练习等。(3)语言理解与掌握。要给予听觉障碍儿童大量语言刺激,激发其学习会话的动机,理解、掌握
22、词汇,建立词汇库。(4)语言能力评估。语言干预还要注意进行评估,可以使用一些量表来进行,如听觉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表。34 【正确答案】 (1)教师要教育全体儿童不歧视癫痫儿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癫痫儿童发病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其他儿童不要害怕,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并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教师要密切关注这些儿童。癫痫症发作时,常有一些先兆,如特殊的躯体感觉、混乱分离的情感、视觉味觉障碍等。及时发现,及时给于药物可以缓解或减少病情发作。(3)在儿童未发病时期,要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对待他们。注意不过分保护这些儿童,降低对他们的期望水平。在运动和活动中,要求他们量力而行,避免因
23、活动过度而引起疾病发作。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儿童的病情,教师要遵医嘱按时为儿童服药,并详细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病情变化,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线索。四、应用题35 【正确答案】 (1)让儿童感觉到是一个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人,是可以和他们沟通的人,而不是指挥者、评估者、引导者。(2)让儿童感觉到与治疗者在一起是放松的、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探索、创造或闲逛。(3)当需要的时候告诉儿童一定的要求。例如:“ 你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但不能打破窗户,也不能打伤我。”(4)做个细心的观察者,用“ 眼睛去倾听”;说话的声音与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相匹配;接纳儿童所有的感觉,而不加以任何评论。(5)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包办代替,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