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912352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1、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光复会(D)国民党2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心成为“洋人的朝廷” 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入北京(B)镇压义和团运动(C) 辛丑条约的签订(D)戊戌政变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4 1906 年清政府宣布“ 预备仿行宪政 ”,1908

    2、年颁布的一部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钦定宪法大纲(C) 明定国是(D)商律5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国民党(C)中国同盟会(D)华兴会6 1895 年春,兴中会设总部在( )(A)广州(B)上海(C)香港(D)东京7 1904 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 )(A)革命军(B) 警世钟(C)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8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兴中会的成立(B)广州起义(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D)三民主义的提出9 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

    3、)新民丛报(B) 民报(C) 时务报(D)国闻报10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广州(B)上海(C)香港(D)东京11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 )(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12 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保路运动(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13 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A)孙中山(B)黄兴(C)黎元洪(D)段祺瑞14 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15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

    4、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B)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 (C)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D)1912 年 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1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约法(B) 钦定宪法大纲(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17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A)北京(B)武昌(C)南京(D)广州18 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利益(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工农利益19 1913 年 3 月,被袁世凯

    5、刺杀的是( )(A)邹容(B)蔡元培(C)宋教仁(D)黄兴20 袁世凯为得到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 )(A)“善后大借款 ”(B) “二十一条”(C) “西原借款”(D)北京条约21 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22 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 )(A)1915 年(B) 1916 年(C) 1917 年(D)1918 年23 “二次革命 ”又被称之为 ( )(A)赣宁之役(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24 1915 年 12 月 25

    6、 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是( )(A)李烈钧(B)蔡锷(C)黄兴(D)唐继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5 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A)要不要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中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实现土地国有26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工农阶级27 清政府实

    7、行“ 新政” 的目的是 ( )(A)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B)平息国内的民怨(C)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D)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28 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合众政府(D)平均地权29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节制资本30 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政权情况复杂,有( )(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B)政权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篡夺(C)旧官僚和旧军官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D)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3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体现在( )(

    8、A)企图用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外债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B)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D)没有提出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32 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 )(A)定都南京(B)新总统到南京就职(C)遵守临时约法(D)清帝退位3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活动有(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会,遣散议员(C)炮制 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D)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34 “二次革命 ”起因是( )(A)反

    9、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B)反对 “善后大借款”(C)反对袁世凯称帝(D)反对张勋复辟帝制35 “二次革命 ”的主战场在 ( )(A)九江(B)南京(C)北京(D)云南36 第一次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依靠的军阀主要有( )(A)陆荣廷(B)唐继尧(C)陈炯明(D)岑春煊37 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想的著作有( )(A)革命军(B)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 警世钟(D)猛回头38 1905 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治主义39 革命派与维新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A)民报(B) 新民丛报(C) 万国公报(D)国闻报4

    10、0 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的革命团体有( )(A)共进会(B)岳王会(C)文学社(D)光复会41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活动有( )(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第二次护法运动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2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43 清末“新政 ”的内容包括哪些 ?44 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5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是什么?46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是什么?47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局限性是什么?48 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49 北洋政府怎样施行军阀官

    11、僚的专制统治?50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成果而反对北洋军阀又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51 试述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意义。52 试述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认识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53 试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54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5 为什么说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2、辛亥革命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3、 辛亥革命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5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这是自学考试大纲题型举例中的一道例题,是考核以孙中山为

    14、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学说以及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这是两个相关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三民主义学说,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所谓三民主义,就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民族主义主要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权主义主要是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即推翻帝制,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即首先是实现土地国有。当时,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就是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的。如果考生对这个重点问题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就可以采用直选法,很容易地把其中涉及三民主义的 BCD 三项选出来。【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6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15、辛亥革命2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8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29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0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1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2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4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5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6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7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8 【正确答案

    16、】 A,B,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39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0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1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2 【正确答案】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901 年 4 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 “新政”,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3)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20 世纪初获得了一定的

    17、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深感到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3 【正确答案】 (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 年 7 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督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

    18、学,从 1906 年起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4 【正确答案】 (1)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清政府又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速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并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2)1911 年成立的 “皇族内阁”不仅引起立宪派的不满,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陷入了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5 【正确答案】 (1)民族主义包括“ 驱除鞑虏,恢复中

    19、华” 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 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同盟会内部存在的民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排斥所有的满洲人,而是针对那些阻碍革命的满洲人”,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2)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6 【正确答案】 (1)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20、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须一次完成。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他还为新生的共和国进行了蓝图设计。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革命目的问题。(2)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7 【正确答案】 (1)民生主义的内容为“ 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

    21、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归国家所有。孙中山认为,中国不用征税,仅仅靠地租收入,就足以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孙中山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2)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8 【正确答案】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

    22、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49 【正确答案】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

    23、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企图用封建思想遏制人民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护其反动统治。(4)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0 【正确答案】 (1)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 ,发动“二次革命”。(2)组织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坚持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正确方向。(3)为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 年 12 月 25

    24、 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皖系段祺瑞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 年 7 月中旬,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5)1919 年 10 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 年 11 月,孙中山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51 【正确答案】 (1)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第

    25、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2)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2 【正确答案】 (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

    26、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3 【正确答案】 (1)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 次殖民地 ”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同盟会内部存在的民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排斥所有的满洲人,而是针对那些阻碍革命的满洲人”,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

    27、区分开来。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必须一次完成。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他还为新生的共和国进行了蓝图设计。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归国家所有。(2)历史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

    28、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4 【正确答案】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清王朝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它结束了

    29、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55 【正确答案】 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

    30、的。(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阵营,并把政权交给了同样是封建势力代表的袁世凯。(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正如孙中山所说:辛亥革命的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 。(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