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考类试卷]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912107       资源大小:3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类试卷]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 和平、民主、团结 ”口号的文献是(A)对目前时局的宣言(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论人民民主专政(D)双十协定2 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署了(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 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3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A)“让开大路,占领两厢”(B) “向南发展,向北防御”(C)

    2、 “争取和平民主”(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4 1946 年 6 月 26 日,国民党军挑起全国性的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A)东北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陕甘宁边区5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指挥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B)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C)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6 毛泽东指出:“ 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提出这一观点的文献是(A)论

    3、人民民主专政(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D)新民主主义论7 1948 年 4 月,毛泽东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将革命进行到底8 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政策的标志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9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文献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

    4、指示(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井冈山土地法10 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的著作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C)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1 1945 年昆明“ 一二一” 运动,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声号角,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基本口号是(A)“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B) “反对内战,争取自由”(C) “抗议美军暴行!”(D)“美军退出中国 !”12 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文献是(A)对时局的意见(B

    5、)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论人民民主专政13 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开始最早的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济南战役14 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济南战役15 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A)渡江战役(B)济南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16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两个务必” 要求的会议是(A)七届二中全会(B)七届三中全会(C)中共七大(D)七届一中全会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基础是(A)人民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8 统一战线中存在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是(A)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B)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C)劳动者之间的联盟(D)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19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C) 论人民民主专政中(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词中20 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的是(A)民盟第一次代表大会(B)民盟一届二中全会(C)民盟第二

    7、次代表大会(D)民盟一届三中全会21 组成人员主要是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九三学社22 延续了 22 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它的基础是(A)工人阶级的领导(B)马克思主义的指导(C)工农联盟(D)各族人民大团结24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

    8、 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8 【正确答案】 A【

    9、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类试卷]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