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 6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A)初步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B)对思想路线进行了系统的哲学论证(C)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是( )(A)贫农(B)知识分子(C)无产阶级(D)工人和农民4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的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D)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国家对私营企业计划订货、统购包销或经销代销(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取消定股定息制6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对抗性矛盾(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非对抗性矛盾(C)不相适应的非对抗性矛盾(D)阶级斗争
3、的对抗性矛盾7 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的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发展生产力(C)坚持发展为了人民(D)坚持科学发展9 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当家作主(D)法制社会10 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 )(A)改革开放(B)党的领导(C)统一战线(D)反腐倡廉11 我国的所
4、有制结构改革,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作为前提和根本出发点,这是因为( )(A)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B)有利于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D)为了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 邓小平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 )(A)改革是阶级杜会解决阶级矛盾的唯一方式(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唯一方式(C)改革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3 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
5、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B)突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对立的思想束缚(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D)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具有社会属性15 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是( )(A)能打胜仗(B)听觉指挥(C)作风优良(D)设备精良16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B)消除民族隔阂,保证民
6、族团结(C)保护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权利(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7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更特殊的权力是( )(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B)行政管理权(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立法权18 周恩来将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主张归纳为( )(A)一国两制(B)联蒋抗美(C)一纲四目(D)划峡而治19 在党的组织建设中,从严治党的关键是( )(A)从严教育(B)从严治吏(C)从严管理(D)从严监督20 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的会议是( )(A)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C)
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二、多项选择题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B)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C)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D)是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的方向22 新民主主义革名理论形成的依据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C)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一最基本的国情(D)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革命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
8、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3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其两面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 )(A)与工人阶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共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B)既具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C)既是一个被消灭的对象,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D)既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又具有反对革命的危险24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
9、盾(B)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同比较不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C)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D)要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维护群众利益,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5 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容是发展必须要(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C)坚持统筹兼顾(D)坚持改革开放26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这就要求( )(A)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B)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C)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D)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
10、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7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要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A)大国是关键(B)周边是首要(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动力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阶层出现的原因在于( )(A)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B)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C)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D)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2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
11、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着力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原因在于,它关系到(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B)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C)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D)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3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民族团结的方向(D)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辨析题31 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32 改革开放是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否定。四、简答题33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34 简要说明民族问题及我国解决民族问
12、题的基本原则。35 如何做到全面从严治党。五、论述题36 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六、材料分析题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井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材料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摘自六个“为什么” 材料 3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事求是,是“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13、基础 ”,是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摘自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请结合材料回答:37 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38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模拟试卷 6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 1929 年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个概念。1930 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
14、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又从思想路线的角度,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而且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C 选项正确。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革
15、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的出现,最早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其客观原因。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其主观原因。D 选项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56 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年底,
16、伞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 8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这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路径。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党的十七届五中伞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
17、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正确选项是 D。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选项是我国的政体,C 选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D 选项与题干无关,B 选项正确。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
18、,C 选项正确的表述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 选项正确。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路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并于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5
19、【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选项反映军队盼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B 选项决定了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C 选项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 C 选项正确。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除了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外,还享有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特殊权力。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周恩来将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党要管党,首先是管
20、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的具体运用,却要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已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是因为它是科学、正确的方法,并且通过中国化为中国人民所掌握,从而满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韵需要。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
21、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A 、B 两个选项正确。C、D 两个选项自身表述就是错误的。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选项 A、B 是实践基础,选项 C、D 是国情和时代特征。四个选项均正确。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而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
22、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A、C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城市小资产阶级才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具体体现。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处理方式,A 、B 、C选项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
23、的理论。D 选项是胡锦涛 2010 年 9 月 29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要求,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维护群众利益。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A、B、C、D 均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内容。2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2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A、C、D 选项正确
24、。B 选项的错误在于,我国坚持的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A 、B 、C、D 选项均正确。3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
25、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辨析题31 【正确答案】 正确。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26、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32 【正确答案】 错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
27、定。通过实践探索,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借鉴。四、简答题33 【正确答案】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34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主要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28、事实上的不平等,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还存在着差别。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三者是统一的整体。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目的,是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集中体现。35 【正确答案】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用更加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对党员的要求比对普通群众的要求更加严格,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2)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
29、位,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严格以制度治党,规范制度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反腐体制机制创新。五、论述题36 【正确答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
30、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它在人民革命事业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代表,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任。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31、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
32、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六、材料分析题37 【正确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
33、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它们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历史任务不同、目标不同。但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8 【正确答案】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实践经验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