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言阅读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2013 届山东青岛二中 11 月考)读下面的一段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2012 年 10 月 11 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
2、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 50 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2 (
3、2013 届山东济南外国语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概括出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不超过 35 个字。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中国掀起了“诺贝尔文学奖热” 。 201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也进入了大家视野。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 年)绿房子(1965 年)和酒吧长谈(1969 年)等,其中城市与狗使略萨蜚声国际文坛。略萨的作品从社会层面讲,笔触相当广泛,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市镇市民、知识分子、艺术人物、官僚机构、军队等,都是他的描述对象。他的小说敏感地批判和揭露社会现实问题:如独裁统治、官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压迫、种族歧视、
4、军警特务横行、党派不择手段竞争等。哈萨坚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 ,这是让小说变成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公羊的节日体现了他对拉美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小说通过杜撰一个女人的所见所闻,再现拉美最血腥的独裁统治,将多米尼加共和国前独裁者特鲁希略魔鬼般的独裁时代,批驳得淋漓尽致。略萨被誉为“ 拉美结构主义文学大师 ”,和墨西哥作家卡洛斯 .富恩特斯、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并称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四大主将。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绮丽魔幻的叙述风格不同,略萨的小说更注重叙事结构的布局,经常会同时并行几条线索,能后逆转、反转,叙事技巧无与伦比。3 (2013 届浙江省某重点中学
5、期中联谊)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自从斩获诺奖以来,莫言的旧居因为当地官方的热捧,而备受舆论的关注。近日山东省旅游局调研组也来到高密,考察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要修缮旧居。前不久,高密市一位官员就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其旧居,准备了这样的说辞:“ 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 ,儿子已成为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又闻网球运动员李娜成名后,湖北武汉市为其立了雕像;女航天员刘洋返回地球后,河南林州市在其祖籍地特制了“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 的招牌,其母还在河南电视台获得了“当代孟母 ”称号。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上述现象的明确观点。并就你的观点阐述
6、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言之成理,字数 80 左右。4 (2013 届浙江瑞安中学上学期期中)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央视采访时说,自己此次获奖,不会对文学有长期的影响,民众对文学的热情也会很快过去,一切还是会按照生活自身的规律去发展。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未来影响这一问题,你怎么看?(不少于 80字)莫言阅读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1)瑞典文坛熟知看重莫言 (2)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3)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4)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有现代性(5)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 (6)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
7、恨,和平与友善。2 【正确答案】 小说批判和揭露现实,反独裁;小说注重叙事结构的布局,叙事技巧无与伦比。3 【正确答案】 莫要过度“消费” 名人。理由一:不论是“保护性拆除” ,还是我行我素地对名人故居强加修缮,都是不尊重文化和名人的体现。修缮名人故居的出发点很重要,如果只是建立在创造地方的政绩上,那么这样的修缮注定文化味不足,而铜臭味有余,处理不当,还可能劳民伤财。理由二: 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兼顾经济规律和民众的现实利益,从实际出发,以平和的心态,科学规划,尊重历史,适时合理地开发名人资源,不要过度“消费” 莫言及其他名人的社会文化价值。4 【正确答案】 在莫言获奖之前,中国文学基本上已被边缘
8、化,中国主流文学的创作热情是在最低点,莫言获奖会大大提升主流文学作家的创作热情,增加了他们的信心。莫言获奖可能会提升人们对当代文学素质的评价,会有更多人关注纯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中国人的文学意识和阅读意识。5 【正确答案】 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试题解析】 B、D 错在最后一句,A 错在“文学概念”不是通过大学生邻居来家获得的。6 【正确答案】 莫言的想象力首先来源于童年饥饿的记忆。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说“味道好极了” 。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乡村的生活资源。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
9、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和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恐惧。小时候听了很多鬼神妖怪的故事,当时的生活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莫言就觉得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想象力就产生了。7 【正确答案】 这句话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莫言可以卑微懦弱,忍受委屈,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勇气敢说话敢做事,不会有所顾虑和畏惧。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对社会无益,也会影响文学的品格。他坚持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文学作品,他要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
10、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敢于讲黑暗彻底暴露,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8 【正确答案】 示例一: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并能被世界范围的读者所理解。中国乡土文学有着深厚的魅力。莫言谈自己的文学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而那种生活是属于乡村的生活。原文中关于放牧一段描述,就是最好的说明。原文中莫言说自己的小说语言是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
11、把许多方言土语,写到书上,非常典雅古朴同时也通俗易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当代作家中的贾平凹是一位致力于描写陕西农民的生活的作家,他的作品秦川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举其他作家也可以)示例二: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有这样一个启示,就是增强作品的独创性,每个作家只有找到自己的独创性,才能得到世界更大的认可。莫言小说语言是比较庞杂的,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 他并没有为了得诺贝尔奖而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
12、作的方法。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现在很多作家是在为政策而写作,为文学奖而写作,为市场而写作,这都是不对的,会写得庸俗,失去特色。莫言的获奖也许对中国纯文学是一种提升和推动,会让作家更加将身心沉潜到文学中,是为文学写作的作家更能找到自信。示例三:作家总是从熟悉的生活写起,总是把自己身边的人物,甚至把自己的亲人当作小说中的人物来描写。联系现实:如汪曾祺的胡同里的文化,铁凝作品中的笨花镇、保定府,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里弄、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贾平凹笔下是商州等都可以证明这点。9 【正确答案】 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10
13、【正确答案】 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11 【正确答案】 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 ,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12 【正确答案】 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13 【正确答案】 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
14、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14 【正确答案】 (1)18 岁时,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2)23 岁时,我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15 【正确答案】 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梧。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做人和写
15、作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16 【正确答案】 感慨当年是张老师最早发现我有文学才能并辛勤培育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感慨当年年幼无知,紧跟形势,与张老师闹翻了脸,伤害了张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教; 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17 【正确答案】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编辑钢笔字体的潇洒漂亮、龙飞凤舞,也突出了我对收到第一封编辑来信的印象之深刻,记忆之鲜活。18 【正确答案】 示例: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含蓄地表达了随着我作文成绩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爱屋及乌,更多的是关注我的作
16、文,我的“腰带和裤裆” 的尴尬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19 【正确答案】 紧张:比往常起得早(睡得少) 复习功课胃口差多次上厕所20 【正确答案】 联想奶奶因害怕日本鬼子而养成往厕所跑的习惯,衬托(强调)女儿考前的紧张情绪;丰富文章内容。21 【正确答案】 我看车牌联想女儿的高考分数时的情绪波动,表现了“ 我”的忐忑不安(紧张)的心理家长对蝉的大惊小怪,表现家长的紧张心理22 【正确答案】 动作(细节)描写中年妇女在儿子迟到后的一系列动作,反应这位妈妈的担心和难过。23 【正确答案】 全民高考焦虑症高考给家庭的压力过大 社会对高考过度关注高考给人造成的负面情节态度看法:目前情况下,高考相对公平 人才选拔制度过于单一且缺乏监督,希望能有所改革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个人与家庭应合理调整应对高考,减缓解高考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