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社会知觉与归因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904641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社会知觉与归因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1、社会知觉与归因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罗特控制点理论是关于个体( )的理论观点。(A)需要倾向(B)归因倾向(C)控制倾向(D)思维倾向2 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B)外归因(C)稳定归因(D)非稳定归因3 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A)能力归因(B)努力归因(C)运气归因(D)任务难度4 创立三维归因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A)阿特金森(B)海德(C)韦纳(D)班杜拉5 在激烈的冰球比赛中,因撞击而造成的身体的伤害通常被认为是无意的,假如这种撞击发生在办公室或者教室

    2、里,人们就不会认为它是无意的了。这主要是因为( )。(A)人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B)人们通过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C)人们通过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D)人们通过行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6 小吴到剧院去看喜剧表演,当一喜剧演员表演时,他笑得前仰后合。据了解,小吴几乎未曾为这个演员的表演而笑过,也不对其他的演员笑,在场的观众也没有人笑,那么,根据凯利(HKelly) 的三维归因理论,小吴最有可能是因为下列哪种因素而笑的?( )(A)行为者自身(B)客观刺激物(C)所处的情境(D)主观的期望7

    3、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 )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A)睡眠(B)生活(C)归因(D)治疗8 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将“结果归因于那样一种事物,只有当它出现时结果才出现,它不存在,结果便不出现”,这属于( ) 。(A)稳定性信息(B)共同性信息(C)一致性信息(D)特异性信息9 相信社会的安排,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类人被罗特称为( )。(A)外控者(B)内控者(C)外向者(D)内向者10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A)理性(B)全面性(C)情境性(D)紧迫性11 在归因时,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

    4、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这个影响归因的因素称为( ) 。(A)社会视角(B)观察位置(C)外在环境(D)时间因素12 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认为,如果特异性信息程度很高,那么该行为主体会把行为做( )。(A)外在归因(B)内在归因(C)平衡归因(D)控制源归因13 “一个人总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他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闹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这是心理归因的( )。(A)充足理由原则(B)不变性原则(C)协变原则(D)折扣原则14 凯利把归因中“ 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的原则称为( ) 。(A)折扣原则(B)人际原则

    5、(C)特殊原则(D)定因原则15 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 )。(A)羞耻感(B)自豪感(C)责任感(D)理智感16 德韦克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人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国将( )。(A)坚持时间没有变化(B)坚持时间受其他因素制约(C)坚持的时间更短(D)坚持更长时间17 根据韦纳(D.Weiner) 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 )。(A)能力(B)任务难度(C)努力(D)机遇18 个体在成败归因中,往往成功时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此种现象称之为( )。(A)社会视角的影响(B)竞争条件下的特殊归因(C)自我价值保护(D)动机性归因误差

    6、19 “政治家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勤奋工作、好的名誉和谋略恰当等,而被他们击败的对手则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他们不能控制的原因”的现象是( )。(A)动机性归因偏差(B)自我确认(C)自我肯定(D)自我效能二、多项选择题20 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正确的表述是( )。(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B)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C)最近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21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 )等,(A)人格特征(B)能力(C)天气(D)工作性质22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内

    7、控者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善(B)外控者往往会把责任推卸于外部因素(C)内控者面对困难情境时,愿意付出更大努力(D)外控者遇到困难时往往企图寻求救援23 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 )。(A)行动者(B)刺激物(C)环境背景(D)对象24 小强数学考试得了 100 分,他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天资好,能力高的结果,这种归因是( )。(A)不可控的(B)可控的(C)内部的(D)稳定的25 个体归因时,通常遵从( )。(A)客观性原则(B)不变性原则(C)折扣原则(D)协变原则26 个体归因中属于内因的是( )。(A)人格(B)努力程度(C)动机(D)心境27 社会心理学家在研

    8、究人们行为原因时把它们分为( )。(A)内部原因外部原因(B)宏观原因微观原因(C)稳定原因易变原因(D)可控原因不可控原因社会知觉与归因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比如将成功

    9、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对于取得的成功,学生会认为是努力造成的,并为追求新的成功,继续付出努力。对于遭遇的失败,学生会认为是努力不够造成的,只要自己多付出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从而更积极的接受新的挑战。【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韦纳从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二个维度划分归因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即归因的三维模式。【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凯利(H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当信息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的时候,行为的原

    10、因归于行为者自身;当信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差异性高的时候,行为的原因归于客观刺激物(对象);当信息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差异性高的时候,行为的原因归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小吴几乎未曾为这个演员的表演笑过,说明一贯性低;也不对其他的演员笑,说明差异性高;在场的观众没有人笑,说明一致性低,因此,归因为所处情境。【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控者和外控者是罗特根据控制点理论对人的划分,其中外控者相信社会的安排,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内外向是荣格的划分,后被艾森克引入其人格

    11、理论。【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认为人们的归因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二个因素协变的结果。特异性信息显示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特异性高则说明主体只针对某一刺激主体做出反应,通常会行为归因为环境和刺激客体,即做出外在归因。【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变性原则指当某个特

    12、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而该原因又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感,觉得是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韦克 1975 年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人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坚持更长时间,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

    13、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努力属于不稳定内因,能力属于稳定内因,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外因,机遇属于不稳定外因。【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我价值保护指个体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即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机性归因偏差指人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喜好用

    14、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题干中的例子描述的的就是动机性归因偏差。【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二、多项选择题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

    15、稳定的。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 1967 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之为立方体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主体、刺激客体以及背景。【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5 【正确答案】 B

    16、,C,D【试题解析】 个体归因时通常遵从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和协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协变原则是指人们归因时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2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人们行为原因的分类为:内因与外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稳定原因和易变原因。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原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知识模块】 社会知觉与归因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社会知觉与归因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