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师实务(中级)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请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按要求作答。1 陈教授现年 65 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由于陈教授早年在外地“ 插队”,一子一女是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的,因而对父亲的 “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因为母亲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还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彼此经常串门,因此,他的晚年生活平静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在外娱乐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但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了人世。子女们把母亲的去世归咎于父亲“回家
2、过晚” ,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父子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渐渐陷入困境,原本可以说清的问题,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而变成更加难以逾越的交流障碍。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就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专业社工小张前往开展工作。经过全面了解后,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问题:1请说明,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沟通理论的含义是什么?2陈教授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2 待业青年小李今年 25 岁;中专毕业后,陆陆续续从事过几份工作。但由于脾气太坏,稍
3、微遇到一点不顺心,他就会跟老板、同事大发雷霆,导致不断地辞职、换工作、又辞职。如此这般经过了几次折腾以后,小李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他渐渐觉得,自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工作了,于是索性就不上班了,做了彻彻底底的啃老族,还整日游手好闲。小李的父母拿他没有办法,请来专业社工小袁帮忙。小袁在深入家访了解情况后,决定从改善小李的坏脾气入手,逐步帮助他走出困境。小袁为小李制订了一份计划,让他按照计划来,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减少发脾气的次数,并每月把自己发脾气的次数做一下记录。小李按照社工的计划做着努力,第一个月,他发脾气的次数有 11 次;第二个月有 8 次;第三个月有 6 次;第四个月有 9 次;第五个月
4、有 6 次;第六个月有 3 次。问题:1请根据本案例,阐述基线测量法。2请根据本案例,画出基线图,并根据图对社工的服务效果加以评估。二、方案设计题请根据题目的要求,设计出环节完整、严密、可行性强的服务方案。3 案主小方今年 3 岁,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后被孤儿院收留,在孤儿院里已生活了 4 年。在孤儿院里,小方非常任性、固执,挑食,不听话,心脏病有时候也会发作。小方很少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见陌生人就哭,非常害怕,总是往老师身后躲。老师不在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呆在没人的角落里自己玩,很难接近和沟通。请根据上述情况为小方设计一份服务方案。社会工作师实务(中级)模拟试卷 7
5、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请对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按要求作答。1 【正确答案】 1家庭沟通理论: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它涉及对方、自我及两方讨论的话题。海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因被认定为隐私领域,所以家庭沟通也常常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2陈教授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如何释放心中的压力,舒缓情绪;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如何从自责自怨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采;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如何免受儿女的冷言冷语。2 【正确答案】 1基线测量法是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
6、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测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2基线图的画法:以时间单位为横坐标,以发脾气的次数作为纵坐标,画出图形。根据图形,量化了小李发脾气的走势,发现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说明介入策略效果显现(如下图)。【试题解析】 1选择本案例的原因是:上述案例需要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基本评估方法,并加以应用。2本案例注重考查的重点与技巧在于:(1)考查考生对基线测量法的掌握程度。(2)考查考生的综合评估能力。(3)考查考生对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掌握程度。3本案例回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注意对基线测量法概念的阐述要准确。(
7、2)绘制图型要清楚,单位、坐标要规范。(3)根据图形评估效果时,要结合案例,分析到位。二、方案设计题请根据题目的要求,设计出环节完整、严密、可行性强的服务方案。3 【正确答案】 1预估及建立专业关系。社工可以运用同理心、尊重、真诚等技巧以及接纳、不评判等原则和该儿童建立专业关系,通过老师访谈及其他各种途径了解该儿童的情况。2评估。从现有资料分析,案主属于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智能、情绪或适应生活上遭遇到特殊困难。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且在出生后遭到遗弃,此外在孤儿院长大,缺少家庭的温暖,这些因素导致她形成孤僻、固执;任性的性格特征。3工作目标:协助案主融入社会环境,改变性格,增强自信,感受社
8、会的温暖,健康快乐地成长。4工作方法:充分意识到孤弃儿的敏感性,意识到集体照料与家庭照料的区别。通过教育、游戏等手段,培养儿童积极参与、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了使孤弃儿同样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家庭寄养和收养也可以考虑。想方设法及时治疗其疾病,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等。5方案执行和评估: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对服务成效进行评估等,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做好相应的跟踪、评估和总结工作。【试题解析】 1本方案考查的是儿童社会工作者针对一位弃儿提供专业服务,帮助案主融入社会,改变环境,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策略、方案执行等都要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围绕如何为其提供健康全面发展的条件、如何解决其
9、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特殊困难进行介入。2本案例回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充分利用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和考虑案主出现问题的原因,促进案主的健康全面发展。既要解决案主的生活保障和基本照料问题,也要考虑到案主年龄尚幼,在性格形成方面的可塑性,消除其心理的阴影。(2)在为案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改变其孤僻、任性的性格特点,可以考虑采取家庭寄养的方式。在寄养之前,应当尽量向原生家庭或相关知情人员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协助寄养家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帮助儿童减轻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尽快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此外,根据案主小方的实际情况,要尽量争取社会资源,为其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关注其病情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3)对案主的专业服务结束后,要进行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定期做好跟踪回访工作,了解其成长的情况,保障其在生理、心理、情绪、人格、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