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 )。(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B)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C)生理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D)精神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 以下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尊重的需要的是( )。(A)信心(B)自觉性(C)成就(D)自我尊重3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B)生理需要和尊重的需要(C)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D)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 ( )是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即那些由遗传与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A)人格(B)
2、气质(C)性格(D)动机5 根据我国学者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 )的人格特征。(A)消极、被动、服从、依赖(B)任性、幼稚、自私、野蛮(C)活泼、自立、善于交往、富于合作(D)乐观、独立、彬彬有礼、思想活跃6 人的认识的倾向性的表现形式是( )。(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7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 特点做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8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成分中的( )遵循的是“ 快乐原则” 。(A)本我(B)忘我(C)超我(D)自我二、多项选择题9 下列属于生理性需要的是( )。(A
3、)睡眠(B)运动(C)休息(D)劳动10 下列属于安全需要的是( )。(A)健康保障(B)家庭安全(C)生理平衡(D)工作职位保障11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把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 )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制型三、名词解释12 需要13 人格14 智力四、填空题15 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中,_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16 卡特尔把智力分为_和_两种不同的形态。17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五、判断题18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学生对“最美教师 ”,张丽莉
4、的钦慕就属于道德感。 ( )(A)正确(B)错误19 旅游时观赏自然美景产生的心旷神怡的愉悦感属于情感中的美感。 ( )(A)正确(B)错误20 从某种意意义上说,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它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 )(A)正确(B)错误21 悲伤是一种消极情绪,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 )(A)正确(B)错误22 情绪是一种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心理现象,但不包括生理成分。 ( )(A)正确(B)错误23 冲突与矛盾心理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面临的冲突类型属于趋避冲突。 ( )(A)正确(B)错误24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健康是不利的。 ( )(
5、A)正确(B)错误25 能力按是否已经获得,可分为实际能力和特殊能力。 ( )(A)正确(B)错误26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其中,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 )(A)正确(B)错误27 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 ( )(A)正确(B)错误28 人格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包括气质、性格等稳定的心理特征。 ( )(A)正确(B)错误29 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是个人生物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人格中的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好坏之分。 ( )(A)正
6、确(B)错误30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因素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 ( )(A)正确(B)错误31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为:低智商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力;高智商的人并不都具有高创造力;创造力低的人智商有高有低。 ( )(A)正确(B)错误六、简答题32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7、B【试题解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的尊重、被他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故本题应选 B。【知识模块】 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
8、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由遗传与生理决定。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是人格的核心成分。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故本题应选 B。【知识模块】 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学者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服从、依赖、懦弱等人格特质;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独立性差等人格特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活泼、快乐、直爽、彬彬有礼、善于交往等人格特质
9、。【知识模块】 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兴趣是认识倾向性的表现形式,是个性发展最现实、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知识模块】 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人格的独特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成分: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由生物本能与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知识模块】 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生理性需要是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
10、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如人类对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的需要。劳动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知识模块】 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生理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要: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故本题应选 ABD。【知识模块】 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把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冲动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兴奋型(冲动型)的高级神
11、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不平衡,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活泼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平衡、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安静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抑制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弱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知识模块】 心理学三、名词解释12 【正确答案】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知识模块】 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人格是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
12、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包含着一个受过去影响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建构。【知识模块】 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智力就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知识模块】 心理学四、填空题15 【正确答案】 精神质【知识模块】 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知识模块】 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发散思维【知识模块】 心理学五、判断题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体验,题干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B
13、【试题解析】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题干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基本情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情绪,如喜悦、期待、信任等;一类是消极情绪,如悲伤、恐惧、厌恶等。其中,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是有益的,如悲伤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悲伤发生时,个体可能会产生求助于他人的需要,因此,悲伤可能让个体向他人发出求助信息,加强社会联系。然而高强度、持续的悲伤对个体的身心是十分有害的。【知识模块】 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情绪是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应或经验,情绪中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
14、含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因此题干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两所恶者或两种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因此,题干中的情况属于双避冲突。【知识模块】 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作应激。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境时,身体和精神上负担太重,必须迅速采取重大决策,这样便导致应激状态。一般来说,应激状态是一种行为保护机制,使人集中全身精力以应付紧急局面,摆脱困境。但应激状态持续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有害健康。题干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能
15、力按是否已经获得,可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按是否只与所要完成的任务有关,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知识模块】 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其中,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知识模块】 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为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的概念。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由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等因素激发的。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
16、义等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知识模块】 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知识模块】 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遗传因素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作用较大,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知识模块】 心理学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研究发现,高智商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力的充分发挥,除智力以外,还需有其他优良的因素做保证。因此,题干所述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心理学六、简答题32 【正确答案】 (1)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感染力;(2)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3)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5)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6)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知识模块】 心理学